現在不管那么多了。
或許今天和出去游玩,可以找一家中餐館,吃點龍國傳
統美食倒也不用多么美,給下個面條、熬個面湯、做個西紅柿炒雞蛋就知足了。
很有禮儀。
她等林弦坐下后才開始吃飯,不過也早就打開旁邊黑白電視機看新聞。
新聞里正在講一些國際形勢。林弦一邊吃三明治,一邊聽。
大體講的都是【米蘇冷戰】,聽起來劍拔弩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米國和蘇聯就開啟了長達數十年的冷戰,雖然確實沒打什么熱戰,但兩邊的動作可真不小。
這幾十年間,軍備競賽、科技競賽、太空競賽打的如火如茶。
至少從科技角度而言,冷戰這幾十年,恰恰是人類科技發展最為迅猛的階段。
電子計算機、集成電路、芯片、互聯網、衛星、載人航天、空天飛機、新世代戰斗機、登月、移動通信、全球導航等等等等。
很難說如果沒有這幾十年的冷戰、以及米蘇兩個大國不計成本的投入,人類還需要多少年才能享受到這些尖端科技。這也算是人類文明的意外收獲吧。
從電視機里新聞主持人的表述不難聽出,在這個第二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沒多久的年代,人們的神經仍舊處于高度緊張狀態,就好像明天蘇軍的核彈就會投過來一樣。
林弦作為未來見證者、歷史旁觀者,他當然知道,這場冷戰最終也沒有打起來,一發子彈都沒有。
唯一的兩次危機,也就是古吧導彈危機、以及某次核潛艇危機,其余一直到冷戰結束,都是有驚無險。
當然.
這是事后諸葛亮的想法。
1952年的原住民可完全不這樣想,現在米國各地都大修防空洞、防核設施,甚至在布魯克林高地的廣告牌上,還看到了家庭版地下防空洞的廣告,就是為了防患時刻可能發生的核戰爭。
“不會又要打仗了吧?”
吃著三明治,觀看電視里新聞,皺起眉頭憂心忡忡。
林弦想了下。
確實之前一直沒意識到,初代干年樁是1932年出生,她
也算是完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見證者。
或許,戰爭和犧牲這些概念,在她眼晴里應該有更深刻的理解。
“不會的。”
林弦咽下最后一口面包,喝了口牛奶:
“放心吧,戰爭打不起來的。”
“可是。”
指指黑白電視機:
“電視里的人可不是這么說的,他們說現在的局勢非常危
險,專家還說蘇軍那邊已經有核潛艇了。”林弦呵呵一笑:”怎么可能,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就是米國造的,現在距離完成還早著呢。”
“哎呀,你真的不用緊張,信我就行。這個冷戰打不起來的,絕對打不起來雖然有好幾次危機和誤會確實要打起來了,但也確實沒打起來。”
林弦感覺舌頭都打彎了。"打不起來最好。”
嘆口氣,緩緩說道:
“我對于戰爭還是很害怕的,福利院的奶奶,她的家人們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每天都有很多人死亡的新聞傳來。”
“我還是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吧,大家都能安安全全、開開心心過日子。別管吃的好不好、能不能穿上暖和的衣服,但至少大家都活著,不用去承受親人離世的悲傷。”
林弦看著,沒有吭聲。
看來…
這個時代的人們,戰爭創傷是很重的。
即便是這種從沒上過戰場、從沒真正參與過戰爭的小孩
子,也同樣會有心理陰影。
這點林弦也就不多說什么了。
他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富強的國度,沒有經歷過戰爭
也沒能體會過那種緊繃的情緒,自然沒辦法身臨其境感受的
心情,所以也別站在輕飄飄的角度,說一些“勸人大度"的話了。
他將最后一口牛奶喝盡。站起身:
“走吧,我們去逛曼哈頓吧。外邊的世界怎么樣、打不打仗,也不是我們倆個小角色能干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