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
就和自己預想的一樣,“風箏線”仍舊堅挺堅固,并沒有因此斷掉;這就代表未來軌跡、以及世界線并沒有因此發生變動。
現在的時空,仍舊是0.0001764世界線。
林弦對此并不意外。
他也是在有絕對把握、不引發世界線變動的前提下,才向愛因斯坦提前預告【核威懾】這個概念。
現在處于1952年的愛因斯坦,肯定還不知道【核威懾】這個詞。
按照正常的歷史發展,核威懾這個概念,需要在一年之后、1953年底,才會被米國艾森豪威爾政府正式提出。
核威懾的核心,就是以絕對優勢的核力量為后盾,發動全面核報復對敵方進行訛詐與威脅,以此讓對方忌憚核反擊、不敢發動進攻。
不管愛因斯坦到底是不是天才俱樂部會長。
此時此刻,提前一年告訴愛因斯坦這個概念,都絕對不會引發世界線變動,因為——
【無論是真實的愛因斯坦,還是天才俱樂部會長,他們都可以活到1953年親眼看到這個消息,這對于他們而言都是既定要知曉的事實。】
更何況。
核威懾在當前1952年本身就存在,只是藏于暗中拉扯,沒有明面化而已。
原本歷史上的愛因斯坦,即便是在1953年知道了核威懾存在,可仍舊對未來是絕望的,并于1955年抑郁而終。
也就是說,一個關鍵點——
【是否知道核威懾,并不影響愛因斯坦對于人類未來的悲觀判斷。】
林弦之所以在這里提出來。
只是想看看愛因斯坦的真實態度。
如果愛因斯坦能被自己說服,那就表示他大概率不是天才俱樂部會長;這個推理結果顯而易見,因為哪怕在幾十年后、核威懾已經保證長久和平的21世紀……天才俱樂部會長對于人類未來仍舊持悲觀態度,還在努力依靠各位天才們創造美好未來。
如果愛因斯坦不能被自己說服,還是堅定認為人類沒有未來……那他嫌疑就比較大了,或許他身上還有其他秘密。
林弦后仰,靠在椅背上,繼續說道:
“您這么聰明,肯定能想到核威懾一旦形成,對世界格局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幾十年間,那些發達國家們都會擁有核武器,同時也掌握整個世界的話語權;而這些大國為了保證自己的權益和地位不被篡奪,必然也會想辦法限制核武器擴散、阻止其他國家擁有核武器。”
愛因斯坦抬起頭:
“你這種想法,我不能說很現實。”
“雖然你提出的理論有一定可行性……畢竟原子彈的原理并不復雜,但制造原子彈卻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需要大量的超級離心機、需要大量的鈾礦石。”
“確實,制造一座核反應堆并不多困難,可制造原子彈所需要的鈾純度以及各種精密工藝,遠遠不是那些小國家能攻克的。”
“但問題就在于,那些小國家之間的戰亂糾紛,往往是不能升級為世界大戰的。真正要想引發世界級戰爭,還是需要那些核武器大國參與……這種情況下,要如何約束大國們使用核武器呢?”
林弦微微一笑:
“所以,這就是大國之間的【核威懾】。”
“愛因斯坦先生,你應該不難想明白核威懾的道理,只要部署好核報復計劃、核反擊系統,任何國家都可以在遭受核打擊的一瞬間發射原子彈,將對方首都摧毀,玉石俱焚,同歸于盡。”
“不可否認,在這種前提下,一旦有一方不守規矩,那必然會造成核連鎖反應,全世界各地開始原子彈狂轟亂炸;人類文明就算不滅絕,也會元氣大傷,后果相當慘重,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米國不能,蘇聯也不能。”
“但是換個角度來想,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嗎?”
“好事?”
愛因斯坦抬起頭:
“人類滅絕的后果,也算是一件好事?”
“當然。”
林弦攤攤手:
“正是因為這種后果實在過于慘烈、任何國家都無法承受。因此哪怕是當下的米國和蘇聯也需要絕對謹慎……一旦核威懾形成,那誰都清楚,只要有第一顆原子彈拋出,就必然會有數百個、數千個原子彈扔回來。”
“這種傷敵一千自損一千的戰術,有哪個愚蠢的國家會率先撕破臉呢?”
“愛因斯坦先生,您回憶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什么大國敢參與……完全就是因為沒有這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實力強大的國家可以在本土毫無損傷的情況下對敵人進行壓制和占領,收獲戰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