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絳遷雖然修離火,可明陽的幾道神通,他都有仔細研究過:
“所謂『顧署輿』,比之『赤斷鏃』少了殺機、陰謀之氣,顯得光明順從,從遠誅賊寇,悖殺君王的陽極神通成了奉命討賊的下位,只取了個乘陰渡業,行動如風的特性,只得其形,未得其神。”
此物雖然用處已經不大,可無論給自家兩個長輩參考也好,給底下的人修行也罷,都是極好的選擇,他當即收起,轉過頭來,卻發覺妹妹手里拿了一赤卷,在一旁眼巴巴的望著。
“這是…”
“打不開…”
李絳遷是李周巍親子,開啟一二卷軸自然是易如反掌,李闕宛卻被拒之門外,略有汗顏,李絳遷一雙金眸微微一動,失笑接過,發覺這一卷較為特殊,通體赤紅,繪制著火焰騰越之紋。
他輕輕一抖,便聽著手中密卷唰地展開了:
【玄父天牡經】!
他眼中有了驚訝之色:
“竟然是牡火之道!似乎也算得上高明,是『高陵父』…”
他隨手遞到妹妹手中,兄妹兩人分工明確地一一整理了,這才發覺此人身上的道藏著實驚人。
‘明陽神通,『謁天門』、『長明階』、『昭澈心』、『顧署輿』…’
‘明陽也就罷了,倒還有牡火的『高陵父』和『受灴龠』。’
除此之外,某些煉器法、丹方。亦不在少數,更有一道秘法,叫作【次顯應真法】。
此法竟然不是用卷軸記載,而是記錄在一尺見方的錦帛上,被放在朱紅色的盒里,保存的極為小心。
李絳遷讀了讀,此法主旨便是以明陽神妙印證真火,從而生術,倒像個竅門,青年沉吟片刻,道:
“此人興許是從某處逃回來的,這些東西應該是另一處地界的道藏,他臨行前一一帶在身上,可惜傷勢太重,到死也不曾交出去。”
李闕宛卻對這【次顯應真法】很感興趣,掐訣擬作此法,好一陣了,才掐出拇指大小的火焰,叫她目光怪異,疑慮極重。
她異樣道:
“興許是我道行太淺,看不懂這法門的精妙,又或者是這法門與當今之世不合,我以神通感應,也不過得一點火星,看這模樣,別說神通斗法了,練氣修士用起來都嫌孱弱。”
她這話一說,倒是讓李絳遷起了興趣,他將錦帛讀了,同樣伸出手來,試了兩次,這才在指間見了點火。
李絳遷皺眉,道:
“確實奇特。”
他疑道:
“這術法晦澀,又效果極差,我看著眼熟,興許就是那古仙道服氣養性,餐霞飲瀣的法門了,我等紫金道統,難以施展。”
兩人研究了一陣,并不能解其中奧秘,只能暫時收起。
此人其余之物,似乎大多在重傷之時用盡,只有兩份庚金靈資【秋時露】和一份合水靈物【九子合羽】實在用不上,幸存下來。
【秋時露】位處庚金,李闕宛用得上,這【九子合羽】卻是好東西,足足巴掌大小,合水之氣極為濃郁,絕非凡物,李絳遷一并交給她,道:
“營造秘境重要,此物必為曲巳的廖落真人所喜,你先拿著,必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