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這個東西比較特殊,就不用多說。
“把這個鐵礦搞好?”
“其實不是把鐵礦搞好,而是把鐵礦里的資源利用好。釩丶鈦,可都是好東西啊。”
紅棉鐵礦特殊的地方就在這里,這個礦里的東西,大部分都能用得上。
“可是高總工,鈦雖然好,但是很難加工,加工成本非常高,實際使用起來是有困難的吧。”
作為能被領導帶來京城的冶金專業人員,他在這方面自然是很了解的。
鈦這個東西,強度高丶耐腐蝕丶機械力學性能好,而且儲量豐富,還沒多少磁性。
有這些優點的同時,這東西比重還低,只有4.5,比起鐵的7.8,那簡直是斷崖式下降。
看起來仿佛是不銹鋼在大部分場合的完美替代品,但實際上這東西的大規模使用,都要推到21世紀去了,21世紀我們造機槍都用這玩意。自然,老毛子在20世紀就用來造潛艇的事情,那是另一回事,老毛子的腦洞是比較厲害的,一般人比不了。
之所以推不開,就是因為這東西很難加工,生產成本倒是沒多高,但是加工成本高得一批,屬于是典型的造得起用不起。
“我知道,鈦合金綜合來說硬度高丶韌性好丶耐腐蝕也強丶導熱率還差,這就使得加工非常困難。”
鈦的問題和鋁相反,鋁曾經也不太容易車削,因為太軟容易粘刀。
而鈦合金是綜合性能太好,這貨的比強度很高,不太好加工,鍛造倒是可以鍛,但是很多零件鍛造只是第一步,后面還要車丶銑丶削什麼的,就很麻煩,相比這玩意硬,韌性還好。
簡單說,啃不動。
最逆天的是,這東西的導熱性差,這也是鈦合金保溫杯比不銹鋼保溫杯更好的原因,但是導熱性差在機械加工上可就不是什麼好事情,熱量累積帶不走,反正不是工件廢了就是刀具廢掉。
就算啃得動的,粘牙。
“所以你們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先把提煉鈦的技術搞好,至少到海綿鈦這一步。至于鈦合金材料的研究,以及鈦合金材料加工,也是你們要重點研究的事情,爭取形成鈦材的生產丶加工一條龍技術優勢鏈條。”高振東給他們指明了方向。
純鈦可沒有那麼好的性能,性能好的是鈦合金。
“高總,不瞞您說,鈦的提煉,我們倒是很有信心,但是合金材料的研究和加工這方面,就很麻煩,我們沒有那麼強的力量去研究這個事情。”
他們是搞冶金的,實際上一開始集中的,也多是搞冶金的,加工這個事情,不在十七機部的考慮范圍內。
實際上直到20世紀8丶90年代,我們的鈦加工技術也比較一般。
為什麼后來發展起來了,猜猜在這之前鈦加工技術最好的是哪家?具體的高振東當然不知道,但是他個人猜測,和這有一定的關系。
一鯨落,萬物生,那誰千古~~~~~~
“這個事情你們暫時不用考慮,你們要考慮的,是先弄出足夠的鈦材來。至于鈦合金材料和加工的事情,先在這邊搞,然后再轉移過去,給你們打好基礎。我之所以要你們至少先弄出海綿鈦,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沒有你們的海綿鈦支持,后面的鈦合金材料研究和加工技術,就是無本之木,總不能全靠進口吧。”
就地加工,就算加上包裝和防護,但是需要運輸的量就少得多。
而且就地加工,能在當地形成一條產業鏈條,發揮集群優勢,比起單打獨斗來,競爭力強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