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神通廣大,區區變化之術自然是手到擒來,只見菩薩以廣大慈悲運轉無邊法力,一時間眾生萬相便在她的面容上一一閃過,從老到小,不論男女,皆能以身化之。菩薩修行,億萬化身,此刻觀詳那白蛇形貌,以心會意,以意會身,恍惚之間一道流光閃過,菩薩已然變成了那白蛇的模樣。
大圣暗中以火眼金睛觀之,竟絲毫看不出破綻,當即忍不住叫好“妙哉,妙哉,菩薩好神通”可兩句好話沒說完,便呈著尖牙開始胡言亂語“卻不知如今是菩薩妖精,還是妖精菩薩”
菩薩也不在意大圣莽撞言語,它本就是這般性情,此前在五行山下壓了許久,其實也磨去了不少桀驁可如今再遇上金蟬子這樣肆意的師父,這本性便漸漸復蘇,此事說不上好壞,各有千秋就是了。
菩薩卻看向了一旁的三藏法師,心生考校之意“三藏以為如何何為妖精何為菩薩”
若是以法海以前的性子,連人妖都不能兩立,更何況是妖精與菩薩
可如今貫通兩世所學,自有不同感悟,既然菩薩相問,他便按照心意如實回答“曰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妖精與菩薩,也在一念之間,若論本來,皆屬無有,不過是同在三界生靈罷了。”
“此言大善”菩薩聽得心中歡喜,心說能領悟到這一層,金蟬子這十世輪回,總算沒有白費佛祖知道了,想必也會十分欣慰。
怪不得他真靈覺醒,原來是勘破了之前迷障,修為境界又有進境。
這兩位佛門高人談論起佛法來,只把大圣便聽的腦殼疼,什么妖精啊菩薩的他就是見著有趣隨口一說,沒想到這里面還有這般大道理。
“師父,且看俺老孫神通變化。”此時見二人停了口,便見縫插針,也施展了一個變化,他只是原地一個轉身,便化作了黑風怪的模樣。
法海見大圣與菩薩變化之術各有奧妙,皆是頂尖神通,心也稍起了意動,便向菩薩請教“弟子觀菩薩與悟空變化之道,看似效果相同,可內里卻是天差地別,莫非這變化之道,另有乾坤”
佛門之中也有個能隨心變化的神通,喚作如意通,與神足通是一脈相承原本法海并沒有要修行如意通的計劃,可剛才看到二人隨心變化時的輕松寫意,難免心動下一步就將如意通提上日程。
趁著菩薩在場,自然要好好請教一番。
見三藏請教,菩薩自是認真解惑“世間變化之術,大體分為兩種,一種乃是元神變化,一種則是肉身變化。如貧僧這般,便是元神變化之道,而悟空的七十二變,乃是肉身修行,此兩者各有長短”菩薩稍頓了頓,“粗劣分論便是這兩種變化,兩者之下所包含得便頗為復雜,比如佛門的如意通,便是佛家各派之間都有不同的修行之法;道家的三十六天罡法訣,各山也都各具神妙”
法海誠心請教,菩薩悉心指導,就連大圣在一旁聽了都覺著獲益匪淺,聽到絕妙之處,更是抓耳撓腮,連聲叫好。
去通知周邊兒山野小妖們也陸陸續續回來了,它們入洞之后猛然見得“黑風怪”與“白蛇君”,嚇得棄了三魂,丟了七魄,一個個直呼見鬼,紛紛跪下討饒。
法海將小妖們聚集起來,稍作解釋之后,它們的慌亂才終于平息了下來,各自歸建,以準備明日的宴會。
那些不安分的小妖,早在菩薩與大圣回來之前,便已經收拾得了個干干凈凈,剩下的能夠在法海手里留的性命,也可見他們確實沒有做過什么惡事,值得好好教化一番,能引它們向善,便是功德一件。
第一批去了周邊兒山野的小妖,得了第二批小妖假傳的大王令,便留在了別山,等第二日做個引路童子一道過來。
如今黑風洞,已經是法海的形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