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禪師我知道。”八戒挑著行禮,走到師父跟前來“他與豬剛鬣是相識,道行深厚,還勸那豬剛鬣跟著他修行是那豬剛鬣一貫懶憊,因而不曾去。”
“倒是平白丟了一樁造化。”
或許旁人不太清楚這烏巢禪師是個什么來歷,但是他卻這位禪師頗有了解。
之前他焚燒豬剛鬣身上妖氣時所施展的金烏佛焰,便是傳承至這位禪師的真言秘術。
烏巢禪師,亦或者可以稱呼對方為大日如來。
雖同為佛門,但分屬密宗,名義上以靈山為尊,實際上自成一派,這位大日如來便是密宗教主,法力高強。卻不知他為何在此攔路。
大日如來的名號在中原不顯,若非法海博覽佛經,怕是也不知道這烏巢禪師的底細。
山是好山。
山南有青松碧檜,山北有綠柳紅桃。仙禽對語,神鳥齊飛,花有千樣色,草更萬般奇。澗下滔滔綠水,崖前朵朵祥云。
“當真是個景致幽雅的所在。”法海入山先贊一聲,幾個徒弟不學無術,翻來覆去盡些“好美”“好山”“好水”的平白言語,功夫全在一個“好”上。
不多時,八戒去追那銜花的麋鹿,悟空干脆跳上了樹梢,直接啃食起了這山中野果。
還得是小白龍,此刻他顯出人身,著一席白色錦衣,極為風流可便是這般瀟灑人物,此時也只能在一側為法海襯托。
小白龍跟在師父身側,一路走進了這山中,直到近了一株最大的香檜樹王前,才停了腳步。
抬頭往上看,樹梢頭有青鸞彩鳳齊鳴,玄鶴錦雞咸集。而在這樹王樹冠深處,卻有一尋常草木搭建而成的巢穴,正有一禪師于內打坐。
那禪師見到法海等人已至,即便離了巢穴,跳下樹來。
法海知道對方的道行高深,也不拿大,上前見禮“貧僧三藏,見過禪師。”
誰知道那禪師也還了一禮,十分和善“圣僧不必多禮,是我有失遠迎。”
“禪師客氣。”人家禮數周全,他自然不能當惡客,連勝道“此前是我這徒兒做個探路先鋒,不料想打擾禪師修行,小僧代他謝過禪師大量。”
“哈哈哈。”烏巢禪師聞言笑了幾聲,顯然是心情舒暢。
他忽看正在逐鹿的八戒,心生了幾分怪異“他似是福陵山的豬妖,又不太像。”
法海便將“菩薩的造化手段”講給了這烏巢禪師,又引得一番贊嘆。
“吾自困于此悟道,平日里也難見行人便是有幾個誤入山中的,也都是世間癡愚之輩,今日遇見圣僧,乃是機緣造化吾有一卷經文,不知圣僧可愿不吝賜教”
法海覺著奇怪,這烏巢禪師怎絲毫沒有如來莊嚴寶相
其行,其言,就好似一個尋常的參禪僧人透露著幾分怪異。
不過既然是大日如來要講經,他當然不會錯過這等好時機,言說“萬不敢言賜教,小僧愿與禪師真心論法。”
“大善”烏巢禪師當即盤坐在地,開口道“我有多心經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計二百七十字。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哎呀
竟然是此法
不意這修真之總經,作佛之會門,竟是傳于此處
法海絲毫不敢懈怠,認真體悟其中神妙,只覺神魂舒暢,佛性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