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生心地觀經曰當知一切諸法皆從心地而生,皆從心地而起。”
“又曰若有眾生行不孝,令母暫時起恨心,怨念之辭少分生,子乃隨言遭苦難。”
木吒聞言稍稍側目,他雖然不喜念佛,但也聽菩薩誦經,心說這本生心地觀經乃是大乘佛法,這三藏法師未去得靈山竟已然懂得此法
楊戩與哪吒是道門出身,以往對佛門一向是敬而遠之,因為也不曾接觸大乘小乘之分,反正聽來都是佛經,并不覺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法海的三個徒弟就更別說了,只要師父別讓大師兄念經,讓他們做什么都可以。至于師父念經大圣與小白龍是會認真學習的,只是八戒恐怕多是會當成催眠曲來聽。
“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所謂怨念,無非便是執念難解,或亡靈不舍生之羈絆,或冤魂慘遭無妄之災,便是凡人以怨恨為基所蘊養而出的靈念,也不再少數。我佛慈悲,傳法以凈怨靈”法海稍頓了頓,才接著說道“而心志愈是堅韌之人,所產生的怨念越是難以化解,一般來說會有兩種方法。”
“哪兩種”大圣靠上前來。
“第一種,便是以無上佛法,將怨靈凈化;第二種便是,對癥下藥,化解其執念,則怨靈自散。”
大圣的腦子轉得飛快,“以師父佛法,可能將這怨靈凈化”
“頗廢心力,少則三年,多則十年。”法海有一個初略的估算,但凈化怨靈這種事情,并沒有什么絕對標準,更何況這九世取經人皆是三藏前世,其取經執念之深,恐怕凈化起來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因此法海對著頭一個法子并不樂觀。
木吒聽到這里,連忙開口“法師當年離開長安時,對唐王言說快則三年回京,法師莫要誤了歸期不知這第二種,如何解法可能快些”
三藏西行之事,畢竟是觀音菩薩一手操辦,木吒雖與菩薩并不是很親近,但也不希望菩薩安排下的事情出了岔子。
楊戩若有所思,開口道“若依大師之言,怨念生于執念,那這九世取經人的怨念,莫非就是在這取經二字上”
“真君所言不錯。”法海微微頷首,“若是用第二種法子化解這九世怨靈,其關鍵就在于找出這怨靈是因何而出而這九道怨靈乃是貧僧前九世西行取經路過此地,被卷簾天將吞食之后所產的執念所化想來只要從此入手,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木吒又是一愣,為何三藏法師知道這九世取經人皆是他的前世
正在疑惑間,卻聽楊戩詢問“不知大師有何高見”
“既然這九世怨靈的執念乃是西行取經,而他們的身體又被卷簾天將所吞食或許可以借卷簾天將之肉身,背負這九世怨念一路西行通往西天,貧僧再日夜以佛法經文將其超渡感化,當有事半功倍之效。”
法海示意楊戩,可以先松開這九世執念怨靈。
楊戩收了法眼,法海當即祭出了紫金缽盂,內里燃燒著熊熊佛焰,瞬間將九只骷髏頭籠罩,剎那間便焚燒起來,一股股黑色的虛煙升騰。
那九只骷髏頭,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被焚燒煉化,九世執念怨靈各自嘶吼,只是身上的黑氣雖然一直在被焚燒,卻始終未曾有褪色之象
佛焰雖然不能將其凈化,但也并非完全沒有效果,最起碼現在這怨靈已經變得安穩了許多,之前的狂躁氣息漸漸被平復。
甚至現在這怨靈在佛焰之中已經不受什么影響了,都是一副享受的姿態大圣對此非常不理解
果不其然,此乃執念所生之怨靈,卻并非是惡靈,便是這燃燒一切罪孽的佛焰,也不能將這些執念煉化。
畢竟這怨靈的執念是要去西天取經
法海甚至會覺著這九世怨靈若是被佛法凈化,反而會甘之如飴“越吃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