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難不求父母官,不求他這個君父,卻來求佛豈非說明是他這個君王有不正之處
他不敢保證麾下臣民人人富庶,但在他目光所及之處,便要盡他最大的能力做到最好,最起碼也要保證他們衣食無憂再多,他也是有心無力。
也正是如此,他雖然勵精圖治,可到如今也不敢拍著胸脯說,自己無愧于麾下萬民,是個合格的君王。
他是君王不假,但畢竟人有力窮時,很多事情也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更何況朝中的大臣一個個也不是省油的燈,頗耗他的心力。
因為他知道,在自己掌控不到的地方,還有很多潛藏在陰暗處疑難雜癥。
有些是天災,有些人禍,還有一些便是如同碗子山一帶那般,妖魔作祟。
這也是國王為什么不惜拜三藏法師為國師,甚至為他立國廟祭祀,也想要將三藏法師留下的原因之一。
兩個看門弟子開門之后,見小白龍相貌俊雅,先是一愣,忍不住在他身上多打量了一番,又瞧著小白龍神情有些不耐煩,這才連忙收斂了些,開口詢問道“不知居士所來何事”
“吾乃大唐神僧三藏法師門下弟子,我師父西天取經路過寶象國,聞得貴寺有一位靈牙象佛佛法高深因此特邀真佛于明日十五,至碗子山論法。”小白龍說著,將手中的“戰書”取出,送到兩個門子面前,道“這是我師父拜帖,請。”
兩個門子還在發蒙,下意識將“戰書”接到手中,小白龍見狀點頭道“既然貴寺接下了拜帖,吾師便在碗子山恭候真佛大駕,告辭了。”
小白龍說完之后,頭也不回的就離開了。
兩個看門弟子反應過來的時候,哪里還有小白龍的身影。急忙追出去的看,卻見一排排的士卒早已經列隊在旁,遠處還有一個大內宮臣托著一道黃絹圣旨遠遠走來
“不好”
他兩個驚叫了一聲,也顧不上關門上閂,急忙去尋住持長老。
先有大唐神僧來下戰書論佛,后見大內宮臣來宣圣旨,只要不是太愚笨的,結合他們寶象佛寺的現狀,都能猜出來這絕非什么好事兒。
“住持,出大事了”
兩個人也不等住持長老詢問,你一言,我一語就將剛才發生的事情講了個清楚,并且趁著住持發愣的瞬間,不留痕跡的將手中拜帖送到了他的手中,道“長老,這就是那大唐神僧的弟子送來的拜帖。”
住持長老此刻也壓根沒有細看的心情。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們這寶象佛寺并沒有什么真材實料,寺中的佛學典籍也都是傳自別家,更無一卷本派經文至于那住持之間口口相傳的象佛真經,其實也是初代住持從諸多佛學典籍之中編撰。
之所以只是口口相傳,不留下文書
一來,是顯得神秘高深,畢竟佛法不輕傳;二來,也是以防萬一,既是防止其中出錯,方便隨時修改,也能不落人口實。
而且這一代一代傳下來早就不知道改了多少次版,畢竟每一代住持都有各自對佛法的理解,反正也沒有文書,便能將自己的私活夾帶進去,傳給下一任住持。
寶象國立國近二百年,經歷了九代住持到了本代住持的手中,這寶象真經已經是第九版了。
塔塔踏
正此時,佛寺之中傳來整齊的踏步聲,中含著肅殺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