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在城外與兩個道士交談一陣,果真如同小白龍說的那般,因二十年前三位大仙求雨成功,后被國主引為座上賓,拜為國師。
所謂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車遲國上下可謂是文武官員好道,富民長者愛賢,頭一等這就是車遲國的萬歲君王。
況且有了這三位國師在此,車遲國二十年來風調雨順,臣民信道也是常理。
或許達官貴人們是迎合國主,是想要得些從三位國師手中流出的靈丹妙藥,但百姓拜道還是充滿質樸情感的,因為拜道保佑他們一年風調雨順,家有余糧,僅此而已。
為什么全國上下將佛寺拆了,當年也去供奉佛寺香火的百姓卻視而不見
一方面是朝廷政令,另一方也是失了民心。
大圣眼瞧著和尚們做工,兩位小道士監工,便也沒有多逗留,至于說解救這些在此受苦的和尚大圣此番卻沒動這個慈悲心。
若是百姓受苦,他便出手相助了。
既然是和尚僧人遇災,連諸佛菩薩都不庇佑他們,可見他們心不誠懇,他一個路過的行僧還是不要多管閑事。
況且他從師父這里也學到了一些佛家真意,今生受苦乃是為后世消災,看他們如今這般境遇,想必轉世之后必然也是個大富大貴的人家。
“阿彌陀佛。”大圣心中默念一聲佛號,心說“別俺老孫出手救了他們,反叫他們投胎轉世時不夠圓滿,到頭來埋怨俺老孫壞了他們機緣。”
師父常說,百姓多不求來世,只見今生,因此在遇見了百姓受難的時候,不能以佛門僧人等視之,只叫他們害災吃苦,要切實給予他們物質生活上的幫助,助他們脫離眼前的苦海,才是功德。
而佛門的和尚僧人就不同,相對于肉體上的痛苦,他們更重要的是尋求精神的滿足與解脫。
師父話是這樣說的,大圣也是這樣的記的至于在實際實踐中出現了許多偏差,也是大圣頭一次遇見這樣的情況,此前并沒有經驗可以參照。
其實就以大圣本身的想法來看,這些僧人便是在此受些罰也不打緊,百姓供奉的香火、朝廷下發俸祿說是進獻給菩薩的,可不還是他們這僧人享用
到頭來不能將雨求來,不是他們過是誰的過
沒有金鋼鉆,就別攬瓷器活兒。
拆了他的山門,毀了他的佛像也是情理之中。
別管這些和尚是不是誠心念佛,人家一國受災,你不顯靈幫人度過難關,不拆你拆誰
師父說的果然沒錯,神佛應是幫助世人之后,得到世人感激與擁戴,因此得受香火。
不該是如今這般,你先受于我香火,我再來幫你。
如此,神佛于俗人又有何異
況且此番是受了香火還不顯靈。
何止是俗人,簡直打著神佛之名,招搖撞騙的神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