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浪浪山停留了些時日,師徒幾人便繼續一路往西。
路上也有幾處不開眼的小妖,依舊是按照慣例,惡者除之超渡,被裹挾了的小妖交給小白龍調教。
這一路幾乎沒有什么停歇,自夏日走入了寒冬
且說那鳳仙郡正于此遭上供于天,郡侯祭拜玉皇大帝玉帝正游天至此,正要享用貢品,卻見他郡侯將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穢言
玉帝生怒,詔曰“傳二郎神。”
片刻之后,二郎神自灌江口行至鳳仙郡,見玉帝云駕在前,上前見禮“陛下。”
“鳳仙郡不敬上天,推翻貢品依律如何懲治”
二郎神頓時一個頭兩個大推翻貢案這種事情說是大不敬之罪,其實說大也大,說小也小全看陛下自己心意如何。
若陛下生怒而執意處罰,便是打入地獄也是正常;若是陛下寬宏,視而不見也不是不行。
可如今卻把自己叫來,即便是二郎神見到如今這等場面,也覺著頗為棘手。
因為二郎真君始終看不透自己這位舅舅,有些時候甚至都不知道他究竟是大氣,還是小心眼。
但很快,楊戩就不再糾結,因為如今這件事情的決定權在自己的手上楊戩是一個有原則的人,因此他便是他跟玉帝已經和好,也不代表他會因此而迎合玉帝。
“我會查清楚這件事情的始末,給陛下一個滿意的交代。”
說完這句話,楊戩與玉帝對視一處,甥舅兩個人的目光碰撞之際,不見半點妥協退讓。
“好。”
玉帝甩下袖子離去卻并沒有回天庭,而是落在了靈山后山處。
“貧僧見過陛下。”如來見是玉帝來訪,不敢大意,當先見禮,“因貧僧于此鎮壓魔界,請恕貧僧失禮之罪。”
“呵呵呵。”玉帝笑笑“無妨”
如來見玉帝并無怪罪之意,正要開口的時候,就聽到玉帝繼續說道,“你且起來,讓朕見見這位魔界大圣。”
佛祖想了想,起身從金蓮之上走了下來。
原本被金蓮鎮壓著的魔界封印,毫無動靜若是細細感應,似乎還能察覺好像有人在魔界那邊正在修補封印
佛祖心說原來無妨是這個意思。
玉帝看向如來佛祖,“他不出來也就算了,還不讓朕過去。”
佛祖無奈搖搖頭,而后十分鄭重的道“魔界畢竟非同小可,其內魔族皆是生性殘暴之輩而他能統御魔界,被尊為魔界大圣,法力與手段皆不可小覷。”
玉帝對于如來佛祖的話,還是非常認同的,否則以如來佛祖的法力,大可以遁入魔界,將之降服,而后將魔界化為佛域,一勞永逸。
可是他沒有這樣做,甚至親自堵著魔界裂縫,可見其心對魔界也是十分忌憚。
“不知陛下對魔界之事如何看”
“魔界本就是三界的異位同體,如今將要回歸三界,朕不可能坐視不理。”玉帝微微一笑,將手一張,然后一握,“便是魔界,也當歸天庭統御。”
“人間有天子、冥界有冥帝、四海有龍王、佛域有佛祖也不缺他一個魔界的魔尊。”
佛祖聽了玉帝的話,面色無改,這事兒既然玉帝要插手,他操不操心已經沒大多用處了,全看這位魔界大圣自己的選擇況且等他能從魔界出來的時候,這靈山早也不是自己做主了。
如來佛祖心中已經有了決意,等三藏取經行至靈山,自己便將自己一身佛法盡數傳授,只等他融會貫通之后自己便能去轉世輪回,歷劫重生了。
怕只怕不論是三藏,還是這位魔界大圣都不是肯安分下來,靜心修行的。
若當真叫他們兩個行至一處,對于三界究竟是好是壞便是以如來佛祖的法力,也難以預見未來。
何況天機早已混沌不明,原本的定數,也具生變化。
佛祖看著自己面前的玉帝,心說眼前這位三界至尊,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是始作俑者
還是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