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克制”
法海看著自己身邊的幾位弟子,“又要克制些什么”
“若等閑言之,便是控制自身的情緒,亦或是壓制惡念、欲望以及一些危險的思想與行為。”
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便不用師父重申,他們也是懂的。
畢竟他們也跟著師父念了一路的經,這些淺顯的道理不可能不懂,但此刻師父既然老調重彈,自然就有師父的道理,況且師父一向都是有的放矢此刻便是連八戒,也都一副專注神情,生怕自己錯漏了什么。
“其實并非這些反向的情緒需要克制,很多時候,便是正向的積極情緒也需要克制。”法海向著徒弟們,問了一句,“爾等可知是何道理”
大圣當先回答,“過猶不及。”
悟空的悟性,一如既往,很多東西都是一點就透而以往,只是少了人引導。
“沒錯。”法海顯然對悟空的回答非常滿意,先是肯定了悟空的回答,而后才接著說道“與克制相對應的,便是放縱,而放縱往往會引起失控。”
對于這一點,法海深有體會。
“所以當你們拜入為師門下的時候,為師首先教導你們的便是學會克制。”
其實這不止是對悟空等人要求,也是法海如今自身的行為準則。
克制對于修行者來說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課,甚至絕大多數修行者需要在其中窮盡一生這也是為什么天庭以天規要求神仙們克制七情六欲,佛門也有戒律來作為僧人們處世之法規。
“而在克制與放縱之上,你們要學會駕馭。”
“要學會駕馭自己的七情六欲,包括善念與惡念。”法海說道此處,微微一笑,“這就好比悟空駕馭自己的力量與好斗本性,八戒駕馭自己的貪色你們要將之化為一體,可隨心所欲掌控其于一念之間;而不是被其所左右。”
“為師以為,修行便是如此。”
這或許跟如今三界主流的修行之道不太一樣,但這是法海對自己這兩世修行的體悟。
至于究竟是對還是錯法海也不敢擅下斷語,能做的便是勉勵而行,時刻秉心守性,以防誤入歧途。
其實在法海看來,道家所求之清心寡欲,便是克制而隨之再往上一層的“滅情絕性”,未嘗不能看做是一種對克制的放縱。
相對而言,佛門一些渡化世人的極端手段,也是如此。
幾個弟子聽了師父之言,好似醍醐灌頂一般,只覺自己以往心念,實在是過于膚淺。
師父不愧是當世高僧,竟能有這般心境。
大圣不禁想到了自己起初修行時的初衷想要長生不死。
而師父對自己的評價只有兩個字。
怕死。
對此,大圣還真沒有什么反駁的余地。
不過誰還沒有一個年少無知的時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