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好意,法海并沒有拒絕,跟著城門令往王府去。
過了吊橋,入城門內,又見那大街上酒樓歌館,熱鬧繁華比那城外的街市集,又有不同,更顯大州都邑之氣象。
這般城池,便是在大唐也能排得上號了。
早有悟凈將此地風土記錄,等日后回了長安,也叫大唐天子看看這三界之中,除中原神州之外,另也有這般地大物博之所在。
但只如此也稱不得極樂世界。
還不到玉華王府門前,早有三位王子遠來相迎,為首的大王子十分沉穩,遠遠就抱拳行禮,口稱“法師遠道而來,小王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見面之后,又是一陣寒暄。
大王子開口道“父王年邁,腿腳不甚便利,故而特讓小王兄弟三人相迎。”
“阿彌陀佛。”法海又行一個佛禮。
入了王府,府門左右有長史府、審理廳、典膳所、待客館。
八戒與悟凈見了“待客館”三個字,就要把行禮往里放,大王子連忙將兩位拉住,迎著師徒疑惑的目光解釋道“父王已經為諸位長老備下了一處靜院”
眾人也不推辭。
到了落腳之處,將行禮收拾妥當之后,法海便向著大王子說道“也該去見王爺了。”
以往去覲見那些個國主的時候,都是師父一人前去,眾弟子這一次也沒打算跟著,但那大王子卻去相請大圣師兄弟幾個“還請諸位長老同往,父王已經吩咐典膳備宴即刻招待。”
八戒最喜歡聽這個,便第一個起身走到了師父跟前,準備同往。
師徒一眾跟著三位王子再往里走,早見引禮官迎著笑道“見過三位殿下,三藏法師,王爺千歲讓下官在此迎候。請”
入了殿門。
法海先開口說道“東土大唐差來大雷音拜佛祖取經之僧三藏,今到貴地,欲倒換關文,特來朝參千歲。”
“法師不必多禮快請坐。”玉華王在上首王位上觀瞧,見這位三藏法師相貌堂堂,心中愈發歡喜,讓身邊兒侍女引著師徒幾個入座。
三位王子也在對面入座相陪。
又叫人取來了關文,玉華王翻開從頭認認真真看到最后,見了各國印信手押,心中感慨“不是高僧,決計難行至此。”
心中想著,便將自己的寶印取來,在后一頁印了一章,押了花字,收折在案放入托盤之中,讓侍臣還給了三藏法師,問了一句“三藏法師自大唐遠來,歷遍諸邦,共有幾多路程”
“菩薩曾言說,自大唐長安城,到靈山共十萬八千里的路程如今貧僧已然到了玉華州,再往前就是靈山了”
“阿彌陀佛。”那玉華王在上面念了一聲佛號,忍不住說道“想必法師這一路上,定也是歷經了千辛萬苦吧”
法海想了想,道“也算不得辛苦,只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一十四遍寒暑。”
法海此刻想想,這樣一路上雖也有些個難行之處,但他們也都順利的解決了,故而相對于那些攔路的妖魔,倒不如說這十四年自他們師徒腳下匯成的取經之路,更值得回味。
在殿中一番閑談之后,玉華王便請他們前往王府后花園用齋。
吃不多時,那玉華王便開口道“三藏法師孤這里有一件私事兒,正要奉求,還望高僧淺聽一二。”
“王爺但講無妨。”
“孤的三個犬子,平素里不喜讀書,一生好弄武藝,整日里舞刀弄棒卻也不得章法。”玉華王還有些不好意思,“因聽聞法師更有一身本領不在佛法之下,不知可否也將他們三個收在門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