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見禮畢,分賓主坐定。
跟來的眾僧,也一同入了大殿,這會兒才紛紛向三藏法師正式見禮。
一些寒暄結束之后,老院主開向著三藏法師笑道“其實我寺還得謝過三藏法師。”
“敢問其詳”
“此山,喚作百腳山,因山中多蜈蚣,且山勢延綿也似一只大蜈蚣盤臥而的名。但也一向是個太平山,可十多年前,山中有幾只經年老蜈蚣成了精,常在路下傷人。雖不至于傷命,其實人不敢走也是因為山下有個雞鳴關,但到雞鳴之時,那蜈蚣精退去,才能通人。”
小白龍聽了頓覺奇怪,心說“我探山時,雖也見了幾只大蜈蚣,可從未見山中還有成精的蜈蚣啊”
果然,隨后就聽到了這老僧解惑“但前些時候,忽傳得三藏法師降妖除魔的威名到此,再加上此山更是法師西去靈山必經之路那幾只成了精的老蜈蚣,便就此棄山逃遁了”
“不過來往的行商,卻也還是依照以往的習慣,來晚時,便在我寺借宿,等雞鳴后便行。”
“阿彌陀佛。”聽了這老僧解惑,法海卻稍稍凝眉,稍有些擔憂道“此妖一去,路途之上又不知禍害幾人。”
“法師倒也不必擔憂。”老僧連忙道“傳聞這幾只妖精離開本山不久,便遇見了惠岸行者因它們未曾害人性命,便被抓往了南海落伽山,料想是進奉于了菩薩。”
原來如此,既然是被送到了南海,那就沒事了。
看來這幾只蜈蚣精的跟腳,也頗為不凡。
或許他們能夠成精,也是受了當年佛祖講經的影響吧。
也是難得見了中華來的高僧,這位老院主今日心情大好,話也多了些原本眾僧還擔憂他的身體,可這會兒卻見老院主愈發的精神煥發就更不放心了。
尤其是那個引三藏法師等人進來的禪僧,他是老院主從小收養在身邊的,感情深厚他就怕老院主一時上頭,與三藏法師論佛之后,就此圓寂而去。
這其實也是寺中的僧人,起初對三藏法師略懷敵意的原因之一。
法海此刻見了,多多少少也明白了他們的擔憂只是以法海的雙目觀瞧,這位老院主身體康健,常受佛法蘊養洗禮少說還有五十年的壽元。
當然了,若是生死簿沒有記載那么多,也會提前壽終正寢。
又或者以老僧的佛法,死后不入陰司,而是會去到西天極樂世界享福。
而后便是讓人提心吊膽的論佛時間。
與想象中的劍拔弩張、唇槍舌劍不同,眾人眼中所見,老院主與三藏法師兩位高僧舌燦蓮花,屢顯蓮花異象,佛音厚重,一一垂于眾人心間。
他們也終于知道三藏法師為什么會被稱為是神僧了,高僧兩個字,根本不足以形容他的佛法境界。
雖然老院主在大乘教法上已經有了足夠深厚的見解,但面對三藏法師時,還是甘拜下風。
正如三藏法師所言,這一次的佛法切磋,并非是在爭勝負,而是東西方佛法的碰撞與交流,最終形成融匯之勢。
那些佛法金蓮散發出的佛性,此刻就在二人身邊環繞。
那禪僧看的清楚,這些佛氣入了師父的身體,竟似乎還讓師父老邁的身軀漸漸扶蘇,原本花白的胡子,也稍稍沾染了上了些墨色;佝僂的身軀,也有挺直的跡象。松弛的皮膚,也恢復了光澤。
尤其他看到原本那些要匯入三藏法師身體中的佛光,卻也在三藏法師的引導之下,被渡入了師父的體內
到此,禪僧更對三藏法師心悅誠服。
也為自己之前的小人之心而懺悔。
心說一會跟三藏法師門下幾位弟子辯經時,就維持一個不相上下的局面吧。
也難怪他這樣想,畢竟誰也不相信,大圣他們佛法會有多高深。
雖然法海一開始說了,寺中僧人可暢所欲言,但他們兩位一開口,旁的僧人是當真插不進嘴去即便是方丈也露怯。
或許老院主的這位弟子能論上一兩句,但因為此前已經說好了要同大圣等人辯經,這會兒自然也就不開口了。
這邊兒三藏法師與老院主暫時告一段落,禪僧便請了大圣幾人開始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