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身負紫薇帝氣,自也不凡,一眼望去,盡見西來祥福,喜而高呼曰“朕之御弟歸矣哈哈哈”
緊接著,李世民一邊大笑,一邊下了閣樓,揮手招呼兩位臣子“兩位愛卿,且隨朕前去相迎。”
見快到長安地界,法海直接就停住了云頭,對幾個弟子說道“為師回鄉,駕云不敬亦無禮,且按下云頭,咱們走過去吧。”
幾個弟子當然沒有意見。
尤其是大圣,還笑呵呵的說了一句“師父排面極大,前方有紫薇帝氣直沖霄漢,卻是把云路都遮擋了”
“大唐與別國不同,你們幾個一會兒見了我朝陛下,須周全禮數。”法海難得吩咐了他們一句。
“是。”大圣作為大師兄自然是代幾位師弟表態,一口應下來“定不會丟了師父的面皮。”
師徒五個往望經樓的方向去。
李世民也領著兩位愛卿半路迎了上來,與三藏對視一處時,更是快走幾步近前,見三藏要先見禮時,便伸手將三藏的舉起來的手握住,然后用力的緊了緊,此刻似有千言萬語要說,可到了嘴邊,最后卻只說出了一句“御弟一路辛苦了。”
“走,回家了。”
李世民牽著三藏法師的手,也不去那望經樓了,直接就往長安城里引。
“陛下”法海稍稍停了停腳步。
“嗯”李世民把臉一板,瞪了三藏一眼。
法海頓了頓,只好道一聲“皇兄。”
“哈哈”李世民這才重見了笑容,“怎么莫非走了十四年,與朕就此生分了”
“小僧怎敢。”
“哼。”李世民卻道“你當朕不知道么這一路上西洲各國的國主為了拉攏御弟,可謂是用盡了心機有要跟你結義,共掌江山的;還有要拜你為老師或是國師,托付朝政的;更有以一國為聘禮,招你入贅當國主的那天竺國皇帝,更是打得好算盤,先要讓朕之御弟當他女婿他還想做什么”
聽了陛下之言,法海心中也難免回想起這一路上的樁樁件件,又聽了他說最后一句時,故作惱怒之態便也還是解釋了一句“陛下明鑒,適才陛下所言之事,小僧卻是一樣未從。”
話是如此,但他心里還是暖的。
若非陛下始終關切,恐怕也不能知道這些事情。
其實三藏與陛下,本也算不得相熟,不過幾面之緣卻因為取經之事,有了這般金蘭結義之造化。
若說法海本人,更是第一次見到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
他畢竟是來自“后宋”,難免就把當時的趙姓皇帝做了些比較但片刻之后,心中便默念幾聲罪過,卻不該這般辱沒大唐太宗皇帝。
這也是難免的。
法海同道濟好友,又都是南宋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