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也不知想到了什么,忽向著三藏法師問了一句“御弟,你說朕死后,那史書之上會如何記載朕的一生功過”
他也不等三藏法師說話,更像是自問自答“朕翻閱前朝遺留下來那些典籍,區區幾句話,便能概括人的一生,區區幾頁紙,便能記錄一個朝代的興亡可歷史的波瀾壯闊,當真是這般就能夠裝得下的么”
這話,便是法海也沒辦法接。
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世人皆知,太宗皇帝有三面鏡子,其中一面便是“史”,可知興替。
大唐之所以能有如今這般興旺,絕少不了太宗皇帝以史為鑒。
“險些忘記了。”法海見氣氛稍有些沉重,便上前一步從袖中取出了通關文牒,呈至李世民面前,“此是當年離開長安時,陛下送臣弟的通關文牒多虧有此物,才能叫臣弟于西洲諸國,一路暢通。”
李世民十分鄭重的接過來,又想起這是貞觀一十三年之事,便嘆笑一聲“久勞遠涉,今已貞觀二十七年矣。”
稍稍翻閱,見牒文上有寶象國印,烏雞國印,車遲國印,西梁女國印,祭賽國印,朱紫國印,比丘國印,滅法國印;又有鳳仙郡印,玉華州印,金平府印與天竺國印。
心中又對御弟西行之故事,做了一個大概回顧,這才將文牒收在袖子里,心說等朕百年下葬,此物當為貼身陪葬。
不多時,便到了御花園。
早有長孫皇后相迎,“臣妾恭迎陛下,見過三藏法師與諸位長老。”
“見過皇后娘娘”
除了李世民之外,眾人一同向皇后娘娘行禮。
雖然據法海所知,這位皇后娘娘英年早逝,應當是在貞觀十年病逝,但如今卻依舊尚在可法海也并沒有因此而大驚小怪。
畢竟本該貞觀二十三年駕崩的李世民,如今不也依舊生龍活虎
況且最離譜的事情分明就在他自己身上。
即便如此,法海還是運轉了法眼,稍稍探尋了一番長孫皇后的氣脈,發覺確有氣血虛浮之象,想來是大病之后,身體漸虛,至今不能恢復。
一番見禮之后,眾人紛紛入座。
啪啪
寒暄幾句之后,便開始上齋了。
因為是招待三藏法師還朝,故而今日全都是素宴。
“幾位長老就在疆外,如今到了大唐,不妨品鑒一番我大唐美食。”
李世民這話看似是向著三藏法師的幾個弟子,但八戒總覺著他在看自己但隨著菜品越上越多,越來越齊全,八戒早顧不得其他,只把一雙眼睛放在身前的珍饈之上。
若非他還記得禮數,早就開始大快朵頤了。
看那異香馥郁,奇品新鮮琥珀杯,玻璃盞,鑲金點翠;黃金盤,白玉碗,嵌錦花纏。
先上來的是一應開胃瓜果,如核桃柿餅,龍眼荔枝。宣州繭栗山東棗,江南銀杏兔頭梨令人眼花繚亂。
瓜果上完了之后,便是素齋,什么爛煮蔓菁,糖澆香芋。蘑菇甜美,海菜清奇。面筋椿樹葉,木耳豆腐皮。石花仙菜,蕨粉干薇。花椒煮萊菔,芥末拌瓜絲等等,花樣繁多,更是應接不暇。
最后上寫蒸酥蜜食兼嘉饌,更有那美酒香茶作陪可謂是無般不備,無件不齊。
“請”
一聲令下,八戒已然開動
飯飽之后,李世民向八戒問道“豬長老以為如何”
八戒意猶未盡,起身一禮,認真說道“這百味珍饈皆是上品,我中華大國與西夷果然不同。”
不覺天晚,謝恩宴散。
李世民本要挽留三藏留宿宮中,但聽三藏說他已經答應了洪福寺眾僧,晚時相見李世民便也沒有強留,但他已經打定了主意,明天一早便去洪福寺上門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