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僧聽見佛祖用“請”字,卻也不覺著有什么不妥之處,畢竟單以三藏法師這一路上的表現,也絕對當得起這個一個“請”字。
若非要用金蟬子的身份說事只怕那唐三藏認不認還是兩說。
畢竟三藏覺醒金蟬子真靈的事情,早就在三界傳揚出來了靈吉菩薩畏懼三藏,而不敢出手救下黃風怪一事,在三界更不是什么秘密。
但大家并不會因此而取笑靈吉菩薩。
因為這三藏法師連天蓬都敢超度,連天劫都敢硬釭幾道那舍利子更是說不要就不要
就這樣人物,即便是在場的一些菩薩也自嘆弗如。
若是當年的金蟬子是個愣頭青,做事只憑心性不講道理;那么如今的三藏法師,便是打也打不過,說也說不過若非佛祖相招,他們見了三藏法師絕對是要繞道走的,怎還會來靈山赴會
不過來都來了又經歷了幾番“折磨”之后,他們的心態也漸漸放平。
跟三藏法師辯經而已,輸了似乎也不是太丟人的事情。
師徒五人再上大雄寶殿,向佛祖與菩薩見禮之后,三藏法師雙手合十,向著佛祖說道“小僧送經文至大唐,且將三藏經卷具以翻譯完備”
說罷之后,法海還從袖子放出一摞書來,一一向佛祖展示“此乃大唐皇帝還送之經文,有道德經南華經沖虛經靜經黃庭經等道家經典,還有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等儒家典籍。”
法海稍頓了頓,說道“此皆是小僧譯文。”
眾僧聽了這話,心中一時陳雜這大唐天子,似乎不像是個好人啊。
把這道家與儒家的經文送到他們靈山來做甚
交流學術么
至于三藏口中所言之“還送”,他們顯然不相信的。
這本也是陽謀,李世民只是請法海將這些經典翻譯了送到靈山,至于靈山眾生看不看,他又管不著
至于說萬一靈山的僧人看了道經與儒經之后,要改換門廳,那可跟他更沒有關系了。
即便是有那么一天,李世民認為自己那時候早也陰曹地府報到去了,便是尋也尋不到自己頭上。
佛祖看著三藏,以及他手中的那些典籍,覺著這事情的發展的,是愈發脫離自己的掌控了。
不過他對此也不是太在意,道家與儒門在西洲傳播之事,他也從來沒有出手限制過只是任由他們發展。
道家在西洲本就留存著不小的勢力,儒門最近在那位子輿先生的講學之下,也愈發興盛了。
若有誰看他是個文弱書生,便覺著他好欺負,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子輿先生乃是那位夫子的門下,當年那位夫子橫行中原的時候,即便是太清圣人的化身李耳,也盡量都退避三舍。
“阿儺、伽葉。”
“弟子在。”兩位尊者連忙出列。
“將大唐天子所贈經文收于藏經閣中。”
“是。”
兩位尊者搬著經文就走了。
路上,伽葉不知想到了什么,向著阿儺說道“我二人以后就喚搬經僧人。”
阿儺則是嘿嘿一笑,道一聲“一會兒去了藏經閣,且先看看有沒有我二人會寫的錯漏之處”
“師兄的意思是”
“此等留名之事,自然要快人一步,搶占先手否則,平白失了我等這便利機緣。”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伽葉又說了一句“我二人不如干脆晚些回去,或也能避過與三藏法師辯經之難。”
阿儺更是感慨了一句“可惜三藏法師已經取了真經返回大唐,否則這靈山辯經,恐怕也得算在九九八十一難當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