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菩薩卻非常清楚三藏為什么忽然這般態度的原因或許正是法海雷音如來的那“妖猴”二字,觸碰到了三藏的底線。
其實別說是三藏生氣,就連脾性一向慈悲的觀音菩薩,對這法海雷音如來也不待見起來。
菩薩尋常時候,喚大圣也都是直接叫“悟空”,有時候大圣在她面前耍無賴撒潑時,才笑罵他一聲“潑猴”。
可這“潑猴”二字,三界又有幾個人能當著大圣的面叫出來,大圣非但不生氣,反而是貼上一副笑臉的
屈指可數。
你法海雷音如來是什么人,竟敢叫他“妖猴”
故而觀音菩薩適時出班,一手托著玉凈瓶,一手按著楊柳枝,原本的慈悲之相稍收斂了些,神情頗為嚴肅,向著三藏說道“三藏此言差異,悟空乃是天生石猴,屬四大靈猴中的靈明石猴,乃是天生地養的精靈,絕非為妖。”
菩薩看似在反駁三藏,但實際上大家都聽得出來她要護短了。
親自站出來為大圣背書,在靈山大雄寶殿之上,從根性之上要為大圣正名。
如來佛祖的立場也十分明確,等菩薩話音剛落,他便開口說道“悟空早間自三界隱仙處習得仙法,退卻凡身,修煉成仙,更得天庭招攬,受玉帝親封為齊天大圣,乃為天庭正神。而后因其頑劣秉性,一時不忿而大鬧天宮吾以甚深法力,壓在五行山下,幸天災滿足,誠拜三藏為師,歸吾釋教,西行之路上,隨同三藏懲惡揚善,斬妖除魔,始終不改心志,全終全始”
說到這里,如來佛祖稍頓了頓,環顧四周一圈之后,才繼續開口說道“今得取經功成,合該加升大職正果。”
眾人一聽這話,當即色變。
大職正果,意味著最少也是一尊大菩薩之位再加上大圣此展現出來的戰斗力,少不了就是一尊佛位
佛祖是要封大圣為佛的,那么適才法海雷音如來言說大圣是“妖猴”,卻是打了誰的臉
本就被廢了修為的法海雷音如來,原在日光菩薩的攙扶下也沒什么精神頭說話,但這會兒聽了佛祖之言,卻是再不能忍耐心中郁結,咬牙道一聲“此這孫悟空一身戾氣,毫無佛門之慈悲,豈能成正果”
如來佛祖并沒有理會法海雷音如來,而是直接看向了藥師佛。
說實話,藥師佛也沒想到事情忽然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他跟三藏師徒可是從來都沒有什么恩怨的,即便是如來佛祖想要讓三藏接掌靈山,成為下任佛祖藥師佛也沒有什么抗拒之意。
畢竟他自離開靈山之后,便將心思全都用在了自己的東方琉璃凈土之上。
君不見,連大師兄彌勒對此事都不太上心,自己又有什么可著急的呢
在此之前,他其實也就是秉著一個看熱鬧的心思來的,但自法海雷音如來出手之后,事情就慢慢變得不太對了而現在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即便是他想想要阻止,也很難攔得住了。
這把火是怎樣燒到他們琉璃凈土的頭上的呢
藥師佛看著到了現在還嘴硬的法海雷音如如來,心中也有幾分無奈你說孫悟空戾氣大,可你又好到哪里去的了呢
你若不是出自我琉璃凈土門下,貧僧定還要嘲諷你兩句,不能愿賭服輸,就不要站出來強出頭。
可現在反而是讓藥師佛陷入了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
也是佛祖的目光難以躲閃,再加上在場的眾僧也隨著佛祖的目光全都匯聚在藥師佛身上,更讓他不能置身事外,似乎必須要對此事做一個定性了結。
而剛才下了蓮臺不久,還沒來得及說話的懼留孫佛,則順勢混入僧群之中,同眾僧一同向藥師佛“施壓”。
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懼留孫佛原本就出自道門闡教,此刻做起這種事情倒也得心應手,十分熟練。
能多一會兒是一會兒,說不定一會兒就把自己忘了呢
這一刻,懼留孫佛忽然有些羨慕自己的另外一位是師弟“靈寶大法師”,因為他修行法門特殊的原因,總是會讓人下意識將他忽視,若非必要,尋常時候甚至都會記不起還有這樣一位師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