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番較量之后,三藏師徒的本領自然也就展露在了靈山眾僧的面前。
雖然三藏始終未曾真正出手,但只看他幾個弟子的能耐,再加上他們所聽聞的三藏這一路上的事跡,自然也就是也不難推算出個大概來。
而且他們心中也非常清楚一點,縱然自己已然是認為高估了三藏,但實際上恐怕卻正好相反。
可三藏的法力,究竟會深到什么程度
難不成還能與佛祖、菩薩相媲美
尋常一些的僧人,自然是覺著這個想法過于大膽,但對于佛祖與菩薩本人來說,卻并不會認為這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即便三藏的法力比他們還差一些,但也差得絕對不多,已經完全可以說是在同一個層次上的人物了。
而他們師徒之中,擁有這般法力境界的除了三藏之外,另外還有兩位。
其一,便是本該成為佛門護法的孫悟空;其二,則是完全不在此前佛門對西游規劃之中的“悟凈”。
至于八戒與小白龍雖然稍遜一籌,但他們兩個也足以在靈山眾僧之中排在前列或許當不得大職正果,但封一個職正果菩薩,那還是綽綽有余。
“三藏。”
佛祖看向了三藏的方向。
“弟子在。”法海雙手合十,神情還是恭敬的。
“吾知你一路以來,心中積攢了許多疑惑,亦知你把這些疑慮藏在心里,要在這靈山大雄寶殿之中向吾請教。”如來佛祖似乎并不怕三藏的責難,竟主動請三藏開口,“吾正在此處,卻不知可還用吾為你解惑”
法海稍稍思索了片刻,卻緩緩搖頭。
“哦”本已經做好了準備,且心里已經提前應對過一番的佛祖,也難得露出了疑惑的神情,“這是為何”
“聽來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自己親身體會的。”法海也不避諱,“況且佛祖是佛祖,與小僧這一介凡僧心中所想總不相同而一些大相徑庭的解答,即便是聽來,也不過自尋煩惱。況且許多疑惑,弟子在這西行之路上,已經得到了答案。而那些尚且沒有尋到答案的,小僧且先存著,若是小僧始終不能解惑再來向佛祖請教時,還請佛祖千萬見諒。”
佛祖聽了三藏之言,與三藏對視片刻,而后緩緩點頭道一聲“善”
如來佛祖知道三藏心里藏著些疑惑,菩薩自然也知道況且,此前三藏在靈山也說過,想要向佛祖請教一些的問題。
雖然不知道究竟是因為什么,讓三藏做出了改變,但菩薩對此也并不覺著奇怪。
畢竟一些簡單的問題,以三藏的悟性自然不難得出答案;而那些對于三藏來說都會感到為難的問題,恐怕對于佛祖本人來說,也會有些棘手。
而這樣的問題,顯然不太合適在大庭廣之下向佛祖請教。
三藏只是看似莽撞,其實內藏錦繡。
“你不問吾,吾卻要問問你了。”
只是沒想到三藏偃旗息鼓,佛祖卻“再起風波”。
“請。”法海對此絲毫不懼。
“你可知,何為真經”
法海一挑眉,同佛祖對視一處,心說這問題,本是小僧想要佛祖你請教的啊。
但法海也確實不慌,雙手合十道“三界眾生,即為真經。”
對于三藏的話,佛祖不置可否,而是隨即看向殿中眾僧,問了一句“諸位以為如何”
觀音菩薩當先說道“三藏此言大善,真經本無相,藏于三界中,能夠讀懂三界眾生,自然就能領悟真經。”
菩薩還有一言未曾說反之,即便是得到了“真經”,也難以領悟其中佛法。
佛祖環視殿中眾僧,開口道“修行小乘教法的僧人暫且不提,吾只問爾等修行大乘佛法之僧,可曾久入人間,體煉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