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簡簡單單,但是卻融匯了寶象國二百年“佛法”之精華的經文,其實在靈山之中并沒有引起什么波瀾,絕大多數僧人一聽便知道這經文的水準稀松平常,不過是凡間僧人撰寫,或許有可取之處,但還被他們放在心上。
八戒念完之后,也不等菩薩問,便拍拍屁股自己回到了蒲團上坐下,心里暗笑一聲嘿,老豬我一個廚子,會什么佛法
菩薩也似乎當真忘了問他,就此將他忽略了過去靈山眾僧顯然對八戒也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期待,而且大家也很清楚,重頭戲是在孫悟空身上。
“阿彌陀佛。”
大圣見菩薩目光終于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便起身念了一聲佛號,而后說道“菩薩,不知菩薩要如何考校俺老孫”
大圣也是明知故問,聰慧如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菩薩打得什么主意
況且在靈山之上念一段經,本也是此行的目的之一如今倒也是非常順利的將此事壓在了最后,否則這一場盛會早就散了場。
甚至于看到那些提前離開靈山,亦或是那些被罰入陰司地府輪回的羅漢與菩薩們,大圣還覺著有些可惜
觀音菩薩笑道“以悟空你的悟性,即便是三界仙佛也少有能及若只是問你對佛法的感悟,對你來說也是輕而易舉。”
這話大家都是認同的。
單論悟性來說,三界中能跟他媲美的,也確實只有寥寥數人,能勝過大圣的,更是少之又少。
菩薩說的也不錯,若單以問答來考校大圣的佛法修為,相對來說也太敷衍了些
眾僧也在暗中思索,究竟應該用怎樣的方式,讓大圣展現佛法但大日如來嘴角稍扯了兩下,心說別折磨了,直接讓他念吧
觀音菩薩或許是個樂子人,但更是個場面人,師出無名的事兒,她做出來不順手,總是要尋一個正當名目的,故而她扭身向著佛祖請示道“佛祖,不如就讓悟空在這大雄寶殿,講一場經吧。”
佛祖自然不會拒絕,順水推舟道“善,既然是菩薩所請,悟空”
大圣只把眼睛向佛祖看過去,卻似乎沒有面對菩薩時的恭敬,佛祖也不見怪,畢竟當年自己一巴掌將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還不準這猴子有點兒火氣
他見了自己沒提著金箍棒直接打將過來,便是已經三藏教導的一身好涵養了。
“悟空,你可講得”佛祖笑呵呵向大圣詢問了一句,但其實他心里早已經做好了十二分準備,這“大圣雷音”,他也只是以“天耳通”探尋他們師徒蹤跡時,偶爾聽到過幾次真正當面見識,也是第一遭,即便佛祖頗有些自信,但依舊不敢大意。
大圣跨步上前,道“俺老孫與沙師弟一般,通曉各宗經文,當真講起來,恐不是一時半刻能講完的卻不知在座的諸位,是否能聽得完”
“哈哈哈哈”大日如來當即捧場,大笑道“你只管講來就是,這大殿之中數百僧眾,久修禪法,難道還沒這個耐性聽你講完”
哎對對對
要不是打不過,木吒這會兒真想要把一對兒吳鉤劍削了這大日如來的腦袋
不過我木吒早也準備退出佛門了,便是一會兒半途走了,也不打緊你身為密教教主,最好有這個耐性留到最后。
不過大日如來之言,還是引起了眾僧附和。
甚至還有一些佛眾認為大圣是沒有什么講經的經驗,有些緊張,因此先打個鋪墊故而他們還向大圣出言寬慰了幾句。
大圣此刻儼然成為了大雄寶殿的中心人物,只見他絲毫不露怯,也并沒有因為幾位僧人的善言,便動了惻隱之心
又見一旁的師父領著幾位師弟已經匯入眾僧班列之中,此刻大殿中央,也確實只剩下了他一個人。
大圣想了想,提著蒲團一路走到了大殿門口,將蒲團放下,然后坐在了蒲團上。
菩薩見了笑問了一句“你怎么去了那里”
大圣雙手合十,回應道“弟子講經,總要面向諸位若就在大殿之中,只把個背影示人,似乎有些不大妥當。”
倒也有理。
本來離殿門挺近的木吒,這會兒已經用眼睛去瞄頂上的窟窿了但瞄上去的時候,才猛然發現,那后天人種袋竟然還掛在上面,不論是彌勒佛還是大圣,竟誰也不去將它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