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這件事情,對你來說很重要。”
“是。”楊天佑神情愈發嚴肅“有些事情可以含糊,但有些事情必須要弄清楚弟子只是想要弄清楚,究竟緣何將我楊府一家害得家破人亡。”
冤有頭,債有主。
他兒子討債,殺死了九只金烏。
如今他也要給長公主,以及三個兒女一個交待。
“是。”接引佛祖點頭道“當年師弟初見你時,便算的你與天庭長公主有一段姻緣在身,便將你收入門下,以圖后效只是沒想到,當年你死之后,不肯回歸靈山,長公主因為楊戩劈開桃山,惹怒玉帝,也慘死于金烏大陣之下。”
“原本的推演之中,其實大家都能度過這個死劫。”接引佛看向了楊天佑,“而導致事情出現差錯的關鍵,就在于你你若當年回歸佛門,長公主知道你還活著,即便是被壓在桃山之下,自然不會心存死志而楊戩與楊嬋會被一同引入佛門,便也不會有劈山之事只等長公主難滿,自然會有出山解困之日。”
楊天佑
一旁的佛祖與菩薩,見楊天佑被接引佛祖的言語引導,有心想要提點他兩句,可忽其目光清明,便知道他心里門清,自然沒有多言。
但在楊天佑身后的降龍羅漢,卻忍不住開口說了一句“佛祖之言,小僧不敢茍同。”
天竺國銅臺府。
“老師”
寇員外以三藏法師為師,執弟子之禮拜見,“學生恭賀老師取得真經。”
雖然三藏法師并沒有將自己收歸門下,但自己畢竟是跟著三藏法師學過幾日佛法的,這一段師生之情,自是實打實的。
“員外請起,無需多禮。”法海伸手將寇員外扶起來,笑道“還請員外不要嫌我等叨擾才是。”
“怎敢,怎敢”寇員外知道這是三藏法師自謙,可聽了這話,心中還是十分惶恐,連忙道“老師言重了,快請進”
對于好學的學生,法海一向也不會虧待了,只是奈何這寇員外資質平平,想要在佛法一途上有所成就,只怕還是千難萬難。
但寇員外畢竟比常人不同,其善名廣播,日后自有福報。
別的不敢多說,即便是死了去到陰司,多半也能在閻君賬下混個陰神鬼差當當能在地府入冊成為陰神,其實也算是一種另類長生,終歸是要強過一次次在人間輪回的。
畢竟今生做下再多的功德,福報也是來世享受
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之說多也是體現在這一點上。
可在法海看來,不論善報還是惡報,等人死了再到都是遲了。
但哪里又有那么多的現世報
人間更多的是,老實人被欺負一輩子;而惡霸橫行一方,無人制裁。
尤其是那些將“苦難”,宣揚成磨礪與財富的,依照法海所見,更是其心可誅。而這些話,更是不該自那些躲在深山修行,連紅塵都不敢踏入的仙佛們口中說出來。
除了寇員外之外,寇員外的幾個兒子、女兒與女婿也在府外一同迎接。
八戒四下張望了一陣,好奇問道“怎不見你家二夫人”
“若是旁人問,我定當是不肯說的,既然是豬長老相問小老兒便也不怕這點兒家丑外揚。”說著寇員外輕嘆了一聲,才頗為無奈的說道“當日送走了圣僧與幾位長老,后有管家招來了賊人要謀財害命”
寇員外將當夜的事情,以他的視角,向三藏法師又講了一遍,而后才說道“還要多謝老師向知府大人示警,否則我寇府上下,定然遭了毒手。”
說完這樁事兒,寇員外頓了頓,又說道“我那二夫人也是個不安分的,經此事之后,她向我坦白此前種種罪過而后便自請剃度為尼,從此青燈古佛,在佛前念經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