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自眾僧的口中,得知了玉帝復去靈山之后發生的事情,眾僧也并沒有什么隱瞞,畢竟這些事情等三藏回來之后,大唐天子也遲早會知道的。
況且他們是來拜投“唯識宗”的,靈山僧眾們丟的人,跟他們唯識宗僧眾有什么關系
而他們自然也就知道了明明是先一步下山的三藏法師,卻還并沒有回來再一打聽,才知道原來三藏法師被天竺國王所請,在天竺國無遮大會上講論佛法,講得正是那“唯識教法”。
然后他們便紛紛拜別大唐天子,要先去天竺聽“教主”講經說法。
這些僧人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也叫大唐君臣看足了熱鬧,也更為大唐出了一位三藏法師而感到驕傲自豪。
皇宮內苑。
長孫皇后看著這幾日就沒怎么合過嘴的李世民,忍不住笑道“陛下許久沒有這樣笑過了。”
“是么”李世民笑意不減,“上個月御弟歸來時,朕沒笑么”
長孫皇后輕瞥了李世民一眼,無奈道“陛下還有心思同臣妾玩笑難道就不擔憂你的御弟,被那天竺國皇帝留在天竺”
“哈哈哈哈”李世民聽了大笑幾聲,“朕與御弟雖然只是見過寥寥數面,但朕卻知御弟根性品行連留在靈山做佛祖都不能讓他心動,區區一個天竺國,能有什么體量能留下御弟”
“況且”李世民笑道“我中華才是御弟的根。”
這話,長孫皇后很難不贊同。
“聽聞承乾前些時日拜了李淳風為師”這些日子李世民身上的大小事務可不少,對于這個廢太子難免少了幾分關注。
但長孫皇后不一樣,陛下的兒女們,不論是不是自己所生,她都始終不敢懈怠可即便如此,她心里還是有些挫敗感的,因為她發現兒子們雖然都很怕自己,也很敬重自己但似乎自己總是教不太好。
若說承乾是長子,再加上他患有腿疾,心性上出了偏差,也總算是個借口;可青雀那記仇的性子,難不成是天生的
總算是教出個雉奴來,可他似乎過于溫潤,或許未來是朝臣口中的圣君明主最是兄長此類朝臣所鐘意的皇帝。
“承乾雖然跟在三藏法師身邊數日,但據他自己所言,三藏法師說他跟佛門無緣”長孫皇后輕嘆了一聲,道“可他似乎出家之心已絕,佛門不收他,便要入道門太史令李淳風正是我朝道門高士,便去拜拜師了。”
“李淳風好大的膽子,也當真敢收他入門。”李世民話雖然重,但長孫皇后其實聽得出來,他并未因此而生怒。
“算了,由他去吧。”果不其然,幾息之后,李世民便接著說道,“便讓他跟著李淳風修道就是但也不能就此掉以輕心,這小子可不是個省油的燈。”
長孫皇后心說畢竟是你的兒子,哪兒有什么省油的燈
當年前太子與魏王爭奪儲君之位的時候,長孫皇后甚至還出現過這樣一個念頭悔不該生這么多孩兒,卻叫他們骨肉相殘。
卻叫她這個當娘的幫誰
而若是當真有那一天,也怨不得旁人,畢竟是他這個當爹的,給兒子們做下的榜樣。
天竺國,閻牟那河與恒河主流的交匯處的西面,河水沖積成一片方圓十四五里的沙灘,歷來的國王都在此地舉行布施大會,故而此地又被稱為是“大施場”,此次無遮大會便是開設在此處。
此會盛大,又因為三藏法師之名,故而一時匯聚了五十多萬之眾。
其中有高僧、沙門、婆羅門及貧困孤獨者也有天竺國下,各宗邦國王,皆行至此,參與此次無遮大會。
大會非常成功,并且在第七十五日時,圓滿落下帷幕。
三藏法師在諸王布施期間,講述了種種佛法妙用,其中最凈化之所在,便是“十種自在”。
所謂自在,便是心離煩惱之系縛,通達無礙。
而十種自在分別是壽自在、心自在、莊嚴自在、業自在、生自在、解脫自在、欲自在、神力自在、法自在與智自在。
無遮大會結束之后,法海自然是要告辭的。
但天竺皇帝連通諸王,欲要以一百座寺院留圣佛在天竺供養,但被法海十分堅定的拒絕。
三藏法師要走,他們怎么敢強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