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還是三藏法師親手“審判”了他們的罪行。
都是拜佛,而三藏法師自從被尊為佛門“正遍知”之后,本就是代表他已經是“佛陀”了在法理上,應當是同如來是同等地位。
見三藏法師不說話,車遲國國主又連忙解釋道“圣僧,是這樣的不論是佛、道還是儒門,其實都各有傳承,其內更是宗派林立,我車遲小國,不敢奢求大教傳承愿于三教少取一瓢精華,這佛門在我國本就勢微,經過當年一事,早沒有了正統傳承故而小王吸私心向著,能不能就將隔壁的佛寺立為圣僧所創之唯識宗的分宗既然是唯識宗,那靈山的如來佛祖是不是就能換成是圣佛您了”
這事兒還真不好說。
法海想了想,道“我唯識宗不立佛像。”
“嗯”車遲國國主愣了愣,有些不明所以。
“佛本也不是用來求拜的,它是一道標桿,為世間眾生引領前路”說到這里,法海神情似乎又略顯無奈“可世間眾生愚昧,目光全被佛身上的光芒所吸引,反而忽略了那些被佛光照亮的地方。”
在車遲國立下唯識宗分宗一事,法海并沒有拒絕,想要讓這個世界的唯識宗的傳承不斷絕,除了要保重自身之外,廣傳教法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否則豈非浪費了他這西行路上打下的堅實的群眾基礎
他們師徒在車遲國也并沒有久留,這國主看似“不著調”,其實很清楚他自己應該做什么,佛道兩家都被他高高舉起,而儒門才是他治理國家的真正利器。
最讓他們師徒覺著意外的是,這位國主其實十分有主見,雖重儒,但卻不輕法。
在建設禮教的同時,法制同樣沒有落下,兩者可謂是齊頭并進。
“其實當年也能看得出來,這位國主看似不問國政,其實心里門清故而這一上手,道道政令都能切中要害,那些小看他的大臣們,恐吃了不少苦頭。”
悟凈沉吟片刻,順著師父的話說道“頗似春秋時楚莊王,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卻不知那三位國師去何處尋師了。”相對于這國主,大圣還是惦念這此地的三位國師,尤其是那位特立獨行的羊力大仙,他腦子有點軸,若非兩位兄長看顧恐是要惹出些亂子的。
而大圣自然不知道,最讓人擔心的羊力大仙,卻在金鰲島得到了無當圣母的賞識無當圣母還有意從癡仙馬遂處將他轉收入門下,可惜被羊力大仙毫不猶豫的一口拒絕,并且說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即便你是我師伯,也不能讓我做出這等背叛師父的事情否則,寧愿一頭撞死。”
然后,他就要一腦袋撞死在碧游宮內。
好在無當圣母及時將他攔下,并答應他從此往后再也不提讓他棄師另投之事,這才作罷。
不過從此往后羊力大仙見了無當圣母都沒有好臉色,甚至還繞道走。
這讓馬遂非常無奈,但無當圣母卻反而對他更加青睞絲毫不在意羊力大仙的無禮沖撞之舉,甚至將自己劍道修行之法傳授給馬遂,讓馬遂再傳授給羊力大仙。
對此馬遂也只能說,這小子當真是傻人有傻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