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大帝知道法海想要問什么,但是他也無能為力,故而不等法海詢問,便當先開口說道“至于你為什么能來到這個世界,即便是吾一很難窺探到其中的真相。而一切的關鍵,應該都在于你自身”
“陛下,是否跟小僧體內那一股潛藏著的力量有關”
“或許有吧。”伏羲大帝也不太確定,“但有一點,不論那股力量的源頭是何處,自身力量的強大,才是應對未知事物的基礎而人族血脈之力之純粹,正是其中關鍵。”
“吾當年曾經推演未來,曾見到三藏在凌云渡褪化凡軀,得了個佛光凝聚的元神之體”伏羲目視法海,神情嚴肅鄭重“而你此刻肉身尚在,我人族血脈奔涌蓬勃也正是因此之變故,吾才能趁機于此混沌天機之中,稍見了幾許脈絡。”
“敢向陛下請教。”
伏羲大帝至此卻搖搖頭,不再多言。
法海見伏羲大帝就此打住,他也不刨根問底,今天知道的事情已經夠多了,消化起來也得花費不少時間。
況且這些事情,還是要自己親手解開謎底才更踏實一些。
“師父怎么從火云洞回來之后,便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雖然法海的神情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但在這方面非常敏感的八戒,還是很快就發覺了師父不對勁的地方但他不敢在這關頭上去詢問師父,只好慫恿大師兄上去探探情況。
大圣自然不同,他跟師父一向是有什么說什么的,師父心情不佳,當弟子自然要問清楚了,他可不是去觸霉頭,而是要為師父分憂的。
走到師父跟前,大圣剛想要開口詢問,便與師父對視一處然后他就懂了,扭頭就走,一個字都沒有打算問的意思。
“大師兄,你怎么就這樣回來了”一旁的八戒見大師兄無功而返,心中更是不解。
“師父的態度很明確,這事不希望咱們參與。”大圣輕嘆了一聲,眼中略帶著些擔憂之色,“師父的性子你們還不知道么強求無用。”
悟凈聽了卻道“要么就是這件事情不是什么大問題,師父一個人就能解決;要不然就是師父自己也覺著棘手,甚至會認為咱們參與進去不僅不能起到助力,反而拖后腿。”
悟凈此言一出,幾個弟子的神情都有些不太對勁了尤其是大圣,身為弟子不能為師父排憂解難,這事兒總讓他渾身不自在。
當年西行路上的時候,還有他們幾個弟子出手的時候可如今,除了為跑腿送信之外,似乎也沒有自己的用處了。
說起這個,八戒當年就常說若是西行路上沒有咱們幾個,師父會不會走的更快怕是當真兩三年就把真經取回去了吧
開宗大典就在三日后。
而鎮元大仙已經帶著清風明月先一步來了大唐,只是未曾在慈恩寺落腳,而是在終南山與云中子論道。
大圣是知道此事的,駕云直接到了終南山玉柱洞,還未落下云頭,便高聲道“兩位大仙,俺老孫有禮了,有禮了”
“原來是大圣啊。”鎮元子摸著長須,呵呵一笑,對云中子說道“道友可識得大圣”
云中子當即點頭“久聞大名,只是初次相見,還要請大仙引見。”
即便是說了很多次,大家道友相稱即可,但云中子總是稱呼自己為大仙,這讓鎮元大仙也很無奈人家不肯改,鎮元大仙自然不會強求,久而久之,便聽之任之了。
因為同云中子是初次相見,大圣落地之后還是按照正經禮節向云中子行禮,并且自報家門“唯識宗孫悟空,見過道長,不請自來,還請道長恕罪。”
云中子雖然隱居在終南山,但大圣當年行事,他也是略知一二的但也更聽說了大圣自拜師三藏法師之后,大圣行事便越來越有章法了。
并非是滅絕了野性,而是懂得了禮數。
而且云中子見對方自報師門是唯識宗,便也做了個道門之禮,同樣鄭重的說道“貧道闡教云中子,見過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