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信他們一家子從小教到大的兒子,還能被三藏法師拐帶走至于為了以防他出家,而不讓他來慈恩寺學習唯識宗,而是去學別家的佛法那這佛法還不如不學。
要學就學最好的,如今的唯識教法,顯然就是佛門在三界的顯學。
當楊戩將此事向玉帝提起的時候,玉帝都是十分感慨,“不愧三藏法師啊,這才是真正圣佛風范”
同時心中也難免鄙夷起當年的西方二圣來你們兩個究竟懂不懂佛
佛門渡化眾生不假,可強渡來的眾生,當真也算是遵循佛法么
“你不妨想想,若是將三藏法師換成是準提圣人時,又會是怎樣一副景象”
楊戩不假思索的回答到“恐怕不只是我孩兒,連我都要被準提圣人渡去佛門吧。”
雖然準提圣人不一定成功,但對方是一定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祭臺之上,與之前的曾子相比,二郎真君的威名自然是在整個三界都廣為傳揚的,況且他這一千多年都在人間四處狩獵妖魔可謂是各地都有他的傳說。
這才上了祭臺,寺中的百姓便已經是“二郎菩薩”“二郎真君”之聲高呼不斷,此起彼伏了。
二郎真君自然是出手不凡,也是他一直惦記著三藏法師當年向他們請教過“變化之道”,故而這一次特意向師父討了一套元神變化之法,作為賀禮。
雖然不是“天罡變化”,可既然是039玉泉山出品039,其神妙程度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真君有心了”
便是法海也沒想到,當年只是隨口提過的事情,二郎真君竟然還放在心上。
不過以他們二人之間的交情,太過客套的話也不必多說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但若有需求時,自也是不遠萬里來相助。
而對于法海來說,二郎真君其實才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之后,遇見的第一個真正用心相交之人。
同悟空之間的師徒情誼自然更是一片赤誠,但不得不說按照時間循序來說的話,遇見悟空也確實是在二郎真君之后的。
當然了,若說法海同誰更加親近,那自然是悟空無疑,這是無可辯駁的。
二郎真君是志同道合,惺惺相惜的好友,悟空則是弟子,是徒兒,是“家人”。
或許在別處,出家人從此孑然一身,了斷紅塵但在法海這里,似乎并非如此。
三藏法師與二郎真君相談甚歡,二人有太多的話可以說,但今日是唯識宗的開宗大典,顯然不是讓他們二人敘舊的,最后以二郎真君邀請三藏法師務必出席他長子大郎的周歲宴,三藏法師表示自己一定會到場,而暫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