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之所以一直心神不寧并非是因為三藏法師,而正是眼前的陛下。
以往她并沒有同陛下有過這般長時間的獨處時間,可今日這一番,才讓她愈發對這位陛下生出畏懼之心。
因為她根本看不出陛下的喜怒,越是想要去猜陛下的心意,便越是一頭霧水,而對于大部分的聰明人來說在面對帝王,而不能猜測或者是推測出圣心所在的時候,那將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武才人無疑是個聰明人,甚至算是聰明人中的聰明人因此她在經歷過初起時的慌張之后,很快就平靜下來。
不論陛下怎么想,只要自己安分不犯錯,想必就也不會出什么大岔子。
東宮。
當李治聽過這個消息之后,更是喜憂摻半自己的父親手段如何,李治是最清楚不過了。
他甚至是懷疑這是父皇在警告自己,讓自己趁早把那不該有的小心思收起來但很快,李治又覺著這事兒不太對。
畢竟自己于武才人,可從來沒有做過什么出格的事情,私下里更是從沒有過來往人前相見的時候,更是禮數周全,全無僭越之舉。
除了自己的目光偶爾會大膽的在武才人的身上停留之外,自己的心里所想可從來沒有向外表露過。
父皇怎么可能會知道
嗯
李治雙拳一握,心說宮中除了我之外,旁人對佛法豈是都不算太感興趣,自然也就只有我能同去大慈恩寺
這難道不是緣分
而至于武才人是父親的妃子這種事情李治心里甚至還有些埋怨父皇不地道。
論年紀,武才人入宮的時候才十四歲,當父皇的女兒多綽綽有余明明是能夠指婚給皇子的,卻偏偏要自己納入后宮之中。
納入后宮也就算了,可偏偏毫不受寵
李治心中雖有些牢騷,但對此情景也是喜聞樂見,畢竟自己的母后就是當朝皇后,自然不希望別的嬪妃受到父皇的寵愛。
甚至李治希望武才人就一直保持這樣無人問津的狀態,如果父皇能一直記不起她來,那就更好了。
但是今日在見到父皇將武才人留下,只有他們兩個人面見皇叔的時候,李治還是莫名心中一痛甚至回到東宮之后,整個人患得患失,魂不守舍。
但接到讓自己每月三次同武才人去大慈恩寺向三藏法師學習佛法的旨意之后,便只能說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心頭的烏云霎時就被吹散。
甘露殿。
“遵禮。”
“陛下。”
一位禁軍將領,應聲出現在李世民的面前。
尊禮是字,他姓李,名君羨。
原本是瓦崗寨李密下屬,后成為王世充的驃騎,因厭惡王世充的為人,率領其部屬歸附高祖李淵當朝皇帝李世民即位后,他被任命為左衛府中郎將,因在擊退突厥一戰之中立下功勞,后改為左武候中郎將,受封武連縣公,駐守在太極宮玄武門。
就是那個玄武門之變的玄武門。
貞觀二十二年時,有民間謠言“女主武王有天下”傳入宮中恰逢一場宴會時,李世民宴請諸位武官,行酒令,要求講各自乳名。
輪到這位李君羨的時候,他自稱自己的小名是“五娘子”
再加上當時李君羨的官居左武衛將軍,封號武連縣公,屬縣武安其中皆有五,小名之中還有“娘子”兒子,難免會讓李世民生出疑慮。
原本按照李世民想法,是想要尋個由頭,把這李君羨貶出長安,而后再觀后效的。
但因為他覺醒了人族血脈之力,又身為天子,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夠利用一些人道之力的也正是因此,他借助人道之力探李君羨的底細時,發覺他身上毫無紫薇星氣且不說那謠言的真假,即便是真的,那人也絕非是李君羨。
故而,原本會被作為“替死鬼”冤死的李君羨,如今還活著好好的。
不僅沒有被李世民所殺,反而成為了李世民的一員心腹大將,如今是左羽林衛將軍,掌管皇城禁衛,只向李世民一人負責。
不過有些見不得人的臟活累活,也得他來處理也就是了。
“那件事兒,你先放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