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之事,真相究竟如何。
其實在場的眾人,也不會去過多的深究,至于楊戩一家此刻能夠團聚,楊戩能夠今日的成就,究竟是他們自己的運道,還是玉帝在暗中的謀劃,其實也都沒有那么重要了。
楊天佑尤其看的淡然,因為他知道玉帝在乎的只是瑤姬一個人。
至于他們父子幾個,死或不死,其實在玉帝看來并沒有什么重要。
或許在旁人看來,現在的楊府楊府,是得益于玉帝的手下留情。
但楊天佑深知,若非自己前世是西方二圣座下關門弟子,恐怕早就亡命在大金烏的劍下而且,這本也是師父的算計,“楊天佑”死后,佛門金童便可歸位。
可即便是圣人,也絕非全知全能,不也是漏算了“金童”的心性。
誰又能想到,佛門金童與大圣國師王菩薩,皆能舍棄了自己,而去成全一個凡人楊天佑
而得到了這兩位饋贈的楊天佑,自然也不愿意辜負了他們的期望。
玉帝在人群之中,把藏在最后面的小狐貍五哥叫出來,只是不是為了敘舊他也是想要親眼見一見,這個被三藏法師以佛門之法點化之后的小狐貍,究竟處在一個怎樣的狀態。
在玉帝的心里,佛門始終是一個不安分的因素尤其是他們“渡化”之法,在他看來更像是蠱惑人心的“妖術”,只不過是披上了“佛法”的名頭。
此種強行更改生靈心智的手段,若是用來對付那些大奸大惡之人,自然是要拍手叫好的。
可若是有的佛門中人為了香火,將這法子用在尋常的三界眾生身上呢
而且似乎類似這樣的手段,在西洲并不少見,甚至于說絕大多數佛門菩薩與諸佛的佛國,就是處在這樣的一個境地之中。
以前玉帝視而不見,那是因為西洲算是西方二圣的自留地,天庭一向也不愿意去摻和西洲的那些事兒。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三藏法師在神州立下了唯識法教,雖然這事兒自己也出力不小,但最多算是推波助瀾,給西洲佛門上上眼藥
即便是三藏法師名聲在外,可該警惕的地方,自然也不能松懈。
不過今日一見這小狐貍,玉帝還是忍不住暗暗稱奇。
以往那些受了佛門“蠱惑”的,一個個目光呆滯,就像是失去了自己的靈魂,卻說什么大徹大悟,簡直是自欺欺人,貽笑大方。
可眼前這個小狐貍,絕非如此。
且看他那一雙依舊透漏著小人物獨有的那般“狡黠”目光,便知道他的“本性”其實并沒有被三藏法師剝奪而是他確確實實的幡然悔悟,重新做妖。
玉帝自然不知道五哥當年究竟經歷了什么,那一場幾乎真實的夢境,時刻在他心頭縈繞,告誡著自己如果繼續作惡,他們一家將會是怎樣的下場。
他是想要出人頭地,甚至想要揚名立萬,做出一番功業來但相對比起來,他更加惜命。
如果說還有什么比他的性命更加重要,那無疑就是狐妹與小玉了。
而狐妹劈天神掌大成,即便是二郎真君與齊天大圣這樣的三界頂尖高手,都不一定是她的對手小玉更是被二郎真君收為門下親傳,眾所周知,二郎神是繼承了闡教的傳統藝能的護短。
五哥也勉強算是受益人之一。
若非楊戩實在看不得狐妹傷心,當年也絕不會從斬妖臺救下自己。
見過了小狐貍當下的狀態,玉帝心中也就基本放心了,畢竟三藏法師還是火云洞的幾位人王看中的人族后輩,若他當真有“圖謀不軌”之念,想必真正該著急的也是火云洞吧。
“本宮記得你當年一心想要成仙。”玉帝不說話了,而是一旁的王母娘娘向著五哥說了一句“現在可還有這個念頭”
“小狐貍天資淺薄,當年已為貪心妄想吃盡了苦頭娘娘就饒過小狐貍吧。”
“唉”王母娘娘輕嘆一聲,看向了五哥身邊兒的狐妹。
當年確實是天庭不地道,雖然有卸磨殺驢之嫌,但也確確實實讓這小狐貍風光了一把即便是玉帝與王母,其實也沒想到這一肚子壞水的小狐貍,竟然還有改邪歸正的一日。
對于五哥,王母娘娘只是秉持著物盡其用的念頭。
反而是對狐妹,她是真的喜歡,甚至會覺著說,狐妹之所以未能成仙,完全是受了五哥的拖累。
不只是王母娘娘,其實玉帝對這個狐妹也非常有好感,奈何造化弄人,世事無常如此善良單純的小狐貍,竟然遇見了五哥這個壞崽子。
可如今人家一家三口,在萬窟山過得幸福美滿,也算是狐妹的福報吧。
成仙對于她來說,還真不一定是好事兒。
“狐妹。”王母娘娘看向了狐妹。
“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