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城中的三界鎮守軍,以及混沌之外的那些域外天魔,顯然還不知道將要面對一個什么樣的人物。
但對于大圣來說,他可是完全沒有半分懈怠之意,為了前往混沌之外,他沒少從鎮元大仙那里打聽域外之事域外與三界,可不能同日而語。
尤其是鎮元大仙說過,三界的生靈,即便是那些存在于北俱蘆洲的蠻荒兇獸,在受到自身難以承受的攻擊時,都會感到疼痛以至于害怕,區別只是在于是否能夠忍受,或因此露出破綻。
但域外天魔不會,他們就好似沒有感情,沒有痛覺一樣除非徹底將他們殺死,否則他們絕不會停下殺戮。
這也是為什么三界要在混沌之中建立玄都城,來抵御域外天魔的原因之一。
若是讓這些域外天魔進入三界,那對于三界眾生來說,將會是一場難以承受的災難。
而對于法海來說,放悟空去玄都城,雖有兇險,但未嘗不是成全。讓他憋在寺廟研習經文,那才是浪費悟空的天賦。
況且,就連法海得知了玄都城之事后,也都想要去會會那些域外天魔。
門下弟子,總歸就是要走出自己的道路來的如此才能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否則最多成為第二個唐三藏。
這又如何是法海的初衷
否則當年將他們收歸門下的時候,也不必整日里耳提面命,叫讓他始終護持本心了。
憑他的佛法,以及幾個弟子的信服程度,想要給他們洗腦,徹底度化成為所謂的“佛門高僧”,對法海來說也絕非是難事。
可如此一來,豈非是壞了自己的本心
佛法并非一成不變,正如自己領悟出“唯識教法”,誰知道來日大圣是否也能走出屬于自己的一條“通天大道”
見師父放手成全,大圣終于也是正了心境,再次向著師父躬身行禮,“師父,弟子此去玄都,定不會丟了唯識法教之顏面。”
不知道什么時候,八戒等幾個師弟也都聚攏到了大圣身邊,八戒更是說道“大師兄啊,老豬我法力低微,神通有限一時半會兒恐怕是難去玄都城同師兄匯合,共同殺敵了不過既然師兄去意已決,此去更是為何護衛三界,老豬我也沒什么東西相送”
說著,八戒就掏出了一只儲物袋,道一聲“大師兄,那混沌之中,想必處境艱難,絕非是三界愜意這里是小弟的一些心意。”
大圣接過來看了一眼,頓時啞然失笑。
這儲物袋中也不是什么貴重東西,幾乎全是吃食除了食物之外,還有幾樣八戒研究出來的法器,功能十分簡單,將那些被符咒封印的食物,送入法器之中,再渡入一些的法力,便可以給食物加熱。
這確實是八戒的手筆,若非他不做肉食恐怕玉帝高低得封他一個食神的仙位。
當法海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中也是暗自琢磨八戒終究只是八戒了,同天蓬轉世而成的凈壇使者菩薩,終究是不同的。
能吃且能做。
性子雖懶散了些,但心勁還是有的,只是肚大難填,好吃了些。
對此,法海也是頗為慚愧。
當年八戒剛拜入自己門下的時候,一句“自從跟了師父,三天餓九頓”,也確實讓他一時難以招架。
為了不餓肚子,還得是八戒自己自力更生,為此練出了一手好廚藝以至于到現在幾乎快到了“技進乎道”的境界。
法海并不認為這是“不務正業”,所謂一法通萬法,對于八戒來說,于廚道之上的感悟,亦能印證佛法之奧妙,雙方相輔相成而已。
正如法海始終教導他們的話一樣佛法不在于經文,而在于天地萬物,在于紅塵俗世,在于人心道業。
如果非要執佛法于經文之上,那即便是窮盡此生,也難尋其真諦。
當然了,法海也從來不否認經文的重要性。畢竟,如果連經文之上的文字都難以理解,不能吃透的,就更遑論感悟佛法了。
誠然不是沒有天縱之才,但又如何能當得典型呢
悟空他們幾個師兄弟情深義重,如今為首的大師兄要離家遠行,他們幾個當師弟的,自然是有些難舍。
除了八戒之外,悟凈的乾坤袋中,都是他這些年來的寫的書,讓大圣在玄都城閑暇時用以解悶;小白龍是沒有什么才藝,但是他出身西海,自然財大氣粗,又送了大師兄一身全新的披掛,期望大師兄在域外顯威。
法海門下另外幾個弟子,早就離開了大慈恩寺,如今正在三界之中游歷
天庭。
“想不到孫悟空竟然會選擇去玄都城。”玉帝看著楊戩說道“聽說他離開三界之前,尋你大戰了一場勝負如何”
“往后不敢再有絲毫懈怠了。”楊戩的神情十分嚴肅“等這一次的天地大劫結束之后,我也要去玄都城。”
“看來是沒在他手中討了好。”
“我二人相斗,難分輸贏,只見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