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天子
豈能比成仙更逍遙快活
在李承乾正式離開長安之前,他依照師父指點,先來大慈恩寺,要見一見三藏法師。
如今的三藏法師,在大唐之中的聲望可謂是如日中天,即便是大慈恩寺不收香火,但是每日前來拜見圣佛祈福的百姓,也一直都是絡繹不落。
大慈恩寺,并沒有設門檻,凡三界生靈,不論是男女老幼,貧富貴賤,皆可入寺。至于那些心術不正的,如何敢靠近大慈恩寺半步
當然了,大多數凡人來此,其實都是想要拜在三藏法師門下。
而這其中,只有小部分是傾心于佛法的,絕大多數的凡人,心思還是淺薄了一些,就是奔著長生不老來的。
對此,法海也并不在意,這本就是人性要正視之,并且做出正確的引導。
而這個時候的法海,似乎也明白了靈山為什么要設下“法不輕傳”的潛藏規矩。
但這也絕不是靈山收取人事的理由,最起碼大慈恩寺傳法,絕不是以這樣的標準來評判。
相對于靈山的傳法之道,法海還是更傾向于鎮元大仙在五莊觀的傳道之舉,故而除了他日常修行所在的大雁塔頂層之外,余下諸層便作為大慈恩寺的藏經閣,并且對外開放。
只是每一層,會有一位守經人。
只有通過守經人的考驗,才能去往更上的一層樓。
第一層并沒有限制,其中也都是佛門各宗入門的基礎經文除卻佛門的經文之外,也有玄門道家與儒家各派以及諸子百家的學問學說。
李承乾眼下就在這大雁塔的第一層之中,他并沒有著急去面見皇叔三藏法師,反而是在大雁塔第一層之中看起了經文
塔中雖然人多,但除了一些輕微的腳步聲與翻書的聲音之外,便再沒有別的雜亂之聲。
李承乾也是受到了此中氛圍的影響,抱著一本醫家的扁鵲內經,漸漸看得入了神。
這扁鵲內經,是法海自火云洞所得的百家典籍之一,乃是當年扁鵲成仙之后,留在人間的原本之一。
李承乾適才已經看過了,這里除了扁鵲內經之外,醫家的各種“典籍”那可是真不少雖然此前聽聞皇叔自火云洞回來之后,送給了宮中一批百家典籍,他也是真沒想到其中會有如此的“醫經”。
李承乾沉迷醫書,也并非是別的什么原因,就是因為他跛足的緣故雖然師父與皇叔都說這是先天有缺,仙法難治但他自己還是不愿意就此認命。
正如三藏法師所言,求人不如求自己,他便自學醫經沒想到在這醫術一道上,還真有幾分天賦,而且他也能夠沉心進去,專研此道。
這一點,便是李世民此前也未曾預料到的。
李淳風甚至直接對此做出了評判,即便是李承乾不能修煉成仙,死后也是能夠憑借一身的醫術,被特招入天庭成為“醫仙”的。
特招名額。
這是天庭各部以及冥界各部都有的特殊權限。
人間的那些醫道宗師,都是死后靈魂成仙如扁鵲、華佗、張仲景等人,而眼下的大唐,還有一位孫思邈,已經是在天庭掛了名號的。
當年他們這些人,還都一起匯聚在灌江口楊府,為懷孕不適的三公主寸心診治因為一個主治醫師的名額,連各自醫道宗師的“顏面”都不要了,竟當場互相“攻訐”揭短,雖然說手段之惡劣可卻得他們還有些可愛。
也不知過了多久。
李承乾腹中輕響了一聲,這才讓他霎然回神,左右看看依然是天色大晚,可這大雁塔之中讀經之人,卻依舊不見少。
他白日進來的時候,寺廟之中也到處都是研習經文的僧人塔中的座位早就坐滿了,除了走廊過道之中要保持暢通之外,幾乎沒有什么寬敞的容身之處。
主要也是他一身尋常道袍,雖然在此佛寺之中頗為顯眼,但也無人認出他是當朝的前太子而且以他這個尷尬的身份,恐怕就是有人認出來了,也還是會裝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