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出山門的無當圣母,忽然在三界之中現身,這事情多多少少是引動了一些風波的。
尤其是當年被西方二圣渡化到西洲的三千紅塵客,他們雖然并非人人都能證得菩薩與佛位,但一個羅漢總是少不了的。
可這一段兒時間,一個個全都躲在各自的道場之中,完全不敢露面。
其實無當圣母當日自隴西離開之后,便直接回到了金鰲島,至于這三千紅塵客,也完全是杞人憂天。他們畢竟是被西方二圣以神通攝取去,那個時候也完全由不得他們。
再加上如今執掌靈山的是當年大師兄多寶道人,無當圣母也不愿意在這個時候跑去靈山惹事要去,她早就去了。
也不會放著長耳定光仙被癡仙馬遂抓住。
對于無當圣母來說,真正能上心的,也就是這個長耳定光仙了。
如今此獠被癡仙馬遂擒拿,至今依舊被掛在碧游宮宮門之上,每日都要承受萬箭穿心之痛
而無當圣母即便是見其慘狀,也不會生出半分憐憫之心。
更有甚者,那羊力大仙得了師父的囑咐,只要閑來無事,在修行之余,便會借用萬箭穿心之后的空擋,在長耳定光仙身上試驗“金箍”的效果。
馬遂是以“金箍”成道的,他的一身道行,其實也都在這些金箍上,每種金箍也都有其各自不同的效果,并非千篇一律。
比如,有些金箍屬火,念動咒語便能燃起熊熊烈焰,焚燒其身而這些火焰的種類大不相同,比如有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九龍火等等,但馬遂最想得到的,還是三藏法師的大日佛焰。
他此前是去見過大日如來的,而從大日如來處,卻只是借來了一些“太陽真火”因為他認為大日如來的“大日佛焰”,不如三藏法師施展起來威力強大。
這事兒吧,大日如來也沒地方說理去,因為這是事實他也沒想到,原本被他因為雞肋的大日佛焰,落在三藏的手里,竟然有這般強橫的威力,能搞得神佛退避。
但不可否認,此等神通換成是旁人來施展,恐怕還不等將對手煉化,自己就先撐不住了。
三界之中的神佛之所以對三藏法師的“大日佛焰”十分忌憚,正也是說明了三藏法師心志之堅,是他們也不能及的。
長耳定光仙現在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就這樣半死不活的有一日挨一日,只能是在此生受折磨。
甚至他想要昏過去都不行,無當圣母一道劍氣,就能讓他的神智扶蘇自盡就更別想了,且不說他的神魂早就被馬遂的禁錮,即便是沒有他的神魂入了地府,地府的閻王也得麻溜的把人給送回來。
開玩笑,幾位圣人都不在三界的情況下的,誰會想不開去得罪一位修為最高的劍仙
若當真讓無當圣母來地府之中討要魂魄,恐怕地藏王菩薩都得找個借口先避一避,這個是真不愿意招惹一個弄不好,恐怕真就能讓地獄一空,到時候他不想成佛也得成佛了。
法海也沒有在隴西多留,只是等無當圣母離開之后,見了見那位李氏宗族的族長,說了一些場面話,他便也順勢告辭了。
不過在離開之前,他留下了一部維摩詰經,贈于李白。
維摩詰,乃是自修大乘佛法而得道,是佛門著名的在家菩薩,且在過去早已成佛,佛號為金粟如來。他也是靈山之中,極善辯佛之人,即便是以智慧著稱的文殊菩薩,在對方的前面,也占不到什么上風。
自己那個世界的李白,據說對這位菩薩十分尊崇,其自號為“青蓮居士”,也是引自維摩詰經之“青蓮”佛典,為全機緣,法海便直接將這一部維摩詰經留下,以期李白早日修行到“獨朗謝垢氛”的境界。
至于李白會不會因為自己留下的一部佛經,便就此遁入空門法海認為當不至于如此,畢竟相比于佛緣,他的“詩”“酒”“劍”三道,還要排在更前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