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坐在紫微宮,是真正的紫微大帝。
伯邑考畢竟是封神榜上的亡魂,其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天道制約的,在面對如此“違反天條”的事情上,很難有什么自己的立場。
一些關鍵性的決定,他也不敢替紫微大帝做決定。
除了酆都大帝與伯邑考之外,紫微大帝的另外幾具化身,在下界的時候,也并不安分。
第一位便是漢高祖劉邦。
也是算得大周八百年國運將至,玉帝請紫微大帝再派化身下界,以全當年伯邑考未能登基之遺憾,紫微大帝自無不可,欣然接受。
但大周被滅了確實沒錯可架不住下界人族之中,又出了一個“絕世狠人”。
原本按照天庭的想法,是想要讓紫微星下界,一統天下,正式立下天子名分。
可有嬴政在,竟能把紫微帝氣都壓制得絲毫不敢動彈,甚至已經要凝聚出人王氣相了。當時玉帝甚至認為,若是嬴政不死,恐怕紫微大帝這具化身,就白下界了一趟了。
畢竟他們兩個的年歲,只是相差了三歲而已。
隨后,也是嬴政一統六國,并且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便以皇帝為號,且是人族第一個皇帝,故而自稱是“始皇帝”。
至于“天子”的名號,雖然他并沒有公開反對過,但也從來沒有這樣自稱過。
很顯然,以他的“野心”來說,并承認自己是“天的兒子”。
而且“天子”之說,在他看來,是對自己權力與法統一種束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自己身為皇帝,豈能受天之所限
況且始皇帝從不信天命,命運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他也有這個自信。
不論始皇帝的結局如何,但不可否認的說確實是讓天庭徹底掌控人族的念頭,再一次落空。
即便是始皇帝駕崩之后,作為紫薇大帝化身的劉邦趁勢而起,最終擊敗了西楚霸王,成為了最后的勝利者,成功登基之后他竟也十分任性的選擇繼承秦時法統,他登基之后,也自稱皇帝。
只是與始皇帝所不同的是,他還是承認“天子”之說的。
但很顯然,往后的人族帝王相對于“天子”這個身份,還是利用關系更大一些。
對自己有利的時候,就自稱“天子”,若是什么時候成了自己做事的枷鎖,那可就不見得能做出什么事兒來了。
不過通常況下,“天子”這個身份在有能力的君王手中,都會成為幫助皇帝統治國家臣民的有利工具。
而昏君與暴君基本上也不把這個身份當回事兒。
也就是那些平庸一些的皇帝,深受其害反而成了限制“皇權”的一道枷鎖,甚至時不時的還得下罪己詔,祈求上天的原諒與寬恕。
往后的劉秀,就相對老實一些。
再加上王莽遠不如紂王與始皇帝嬴政的氣運,故而憋屈了許久的紫微帝氣,第一次在人間真正展露自己的“鋒芒”。
天降火石,滅王莽大軍
這都只是冰山一角,劉秀往往能夠化險為夷,除了本身的沉著冷靜,謀定而后動之外,也是因為他的氣運之盛,當世無人能敵。
當有一個氣運之子,不浪的時候那無疑就是堪稱“無懈可擊”的存在。
甚至天庭為了以防再出意外,將二十八星宿都直接派下凡間相助,他麾下的云臺二十八將。
劉秀的存在,也終于是為“紫微星”證明了一把。
但此番化身下界的李世民,就憑他眼下的所作所為來看,無疑就是所有的紫微化身下凡之后,最“叛逆”的一個。
即便是一向奉承“放養”之道的紫微大帝,心中也難免會覺著是不是給他的自由限度太大了些
但事以至此,最終是要商議出個解決之法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