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姑娘的跟腳畢竟平常,就算是她有些天賦,還拜在了一位出身“五莊觀”的劍仙門下,但她的眼界還是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公孫姊姊放心就是了”小李白見她神情依舊擔憂,便再次說道,“我這一路上都是靠青萍劍的護持才能走到這里,但姊姊可都是憑借自身的修為一路走過來的說不定一會兒見了師尊,她還會把姊姊你也一同收下呢”
公孫姑娘對這話也不敢隨意回應,但她心中難免多想幾分不過她也打定了主意,如果無當圣母因為自己暗中“護持”而怪罪,那也就只能是向對方稟明實情來求情了
至于無當圣母萬一真如同小李白所言,也要把自己收下那也是不能依從的,自己已經拜了師尊,豈能另投別門
不提公孫姑娘腦子里胡思亂想,就說他們兩個一路出了花果山,沒走多遠就到了東海之濱。
他們兩個可沒有悟凈禪師的本事,能從水簾洞下入東海,然后走海路去金鰲島況且他們也不認識路,都是青萍劍在為他們指引方向。
就連到這花果山來,那也是青萍劍節外生枝,不然這會兒恐怕已經上了金鰲島了。
也就是青萍劍不能說話,不然指定得熟絡李白這小子幾句,白瞎了大爺我帶你來花果山等上了金鰲島,有你的饞的時候。
神兵可生靈,這沒有問題。
但青萍劍的前兩任主人,一個是通天教主,另一個是無當圣母青萍劍在他們兩位手里,可完全不敢撒歡,也并沒有生靈的機會。
因為他們需要的只是一件趁手的武器,并不需要它有自己的思想,故而青萍劍雖然有劍靈,但并沒有神智。
直到李白出世,讓這青萍劍感應到屬于自己的自由時光,將要來臨了這才斗膽從無當圣母的手中飛離
幸運的是,無當圣母并沒有阻攔它的意圖,也承認了被它自己選定的第三任劍主,甚至還將他收為弟子,要親自調教這讓青萍劍十分感動。
不過也正是在同小李白朝夕相處的這七年時光里,其實也讓青萍劍的劍靈,漸漸蘊養完備,只是它在人間,難免就沾染上了人性。否則也做不出只差臨門一腳,卻把小李白直接拐帶去了花果山。
因為此前小李白失蹤的事情,其實是散出去了一部分修士的,他們也不單單是去找人,更多是想著若是小李白遇上了什么應付不了的危險,自己在危機時候出手相救,是不是在無當師姐面前立大功
有沒有可能,就能重回金鰲島呢
抱著這樣心思出去尋人的,不在少數但也都是些投機之輩,當年就屬他們見勢不妙,轉身就跑。
甚至很多人,當年都不在萬仙大陣之列,只是聽聞通天教主被道祖帶去紫霄宮面壁思過,四大親傳死了兩位,大師兄多寶道人被太清圣人抓走,只剩下一位無當師姐返回金鰲島,暫掌宮門。
得見截教大勢已去,本就是蜂擁而來之浮萍,根基折損之下,自是一吹就散。這些人,當時跑的那可是比兔子都快
如今想要再回來,自然就沒有那么容易了。況且現在執掌截教又是無當圣母這位眼睛里最是容不下沙子的師姐
但該有的姿態,是要做足的此番作態,如果能夠成功返回師門,那自然是最好不過;如果不成也在預料之中,但可以借機向掌教師姐表明自己的態度,承認當年的錯誤,并且當面懺悔,祈求原諒
總好過似長耳定光仙一樣,被掛在碧游宮宮門之上吧
他們也不想跟“馬元”一樣,落得個被清理門戶的下場啊。
遠在靈山的大師兄,如今的佛門如來佛祖,都已經開始對當年的事情進行清算了根本不敢想象,金鰲島山門放開之后,無當師姐會不會挨個上門去討債。
不過此番敢過來的,也當真不是些作惡多端的修士,充其量就是些墻頭草,無當圣母大概率不會跟他們一般見識那些真正在無當圣母面前會有性命之憂的,也都有著自知之明,在這個時候上金鰲島,那無異于自尋死路。
當小李白與公孫姑娘出現在眾修士面前的時候,無疑他就成為了全場最受矚目的崽。
此次在東海之濱匯聚的,也基本上都是跟著通天教主聽道的截教記名與外門弟子,算是截教的二代門徒。至于三代弟子若非是四大親傳以及七大內門的弟子,是不算在截教代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