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戒當然是貴客。
雖然西天取經已經過去了十幾年的時間,而且取經團的各位也都在三界十分低調,但他們顯然還是三界之中炙手可熱的人物。
因為氣候的關系,在長白山附近生存的人族,其實對于大唐中原來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而且在地理位置上,也屬于是偏遠地區。
既然人跡并不發達,那么相對而言,這一帶的人族氣運,自然就要相對薄弱一些。
不過八戒先是跟著師父一路西行至靈山,而后又獨自一人在三界之中走南闖北,其見識與修為,都早也不是初化形時可比。
這原本就出自昆侖龍脈之上的長白山,似有潛龍之象。
只是龍氣薄弱,其勢還在積攢之中,至于什么時候潛龍出淵這就不是八戒能夠推斷的了。
中原大地上的龍脈有很多,但素有天下龍脈出昆侖之說,這一條龍脈也被稱之為祖龍龍脈,西起昆侖山,向北延伸經祁連山,轉向大興安嶺山脈與長白山脈,最終延伸至高句麗的白頭山從而入海。
此前高句麗一帶不曾真正臣服于中華天朝,成為天朝麾下之郡,而是一直以藩屬國的身份存在,與此龍脈也或許也有些關聯。
不過如今就不同了,李世民派薛仁貴攻下高句麗,從此昆侖山祖龍龍脈盡在大唐疆域之中,大唐的人道氣運,也因此空前興旺。
除卻這一條祖龍龍脈之外,另外還有南龍與震龍發脈這兩大龍脈,其起源之處,依舊是在昆侖,一進吐蕃之地,走向南到滇黔之地,最后從閩地下海,于流求玉山抬頭;另一條則是向東延伸經秦嶺,大別山,轉到江浙一帶入海
這是三條大陽龍。
有陽便有陰。
山是龍的勢,水是龍的血,龍脈離不開山與水。
以山為主,水從山勢而走的龍脈為陽;那么以水為主,形成山環水抱之勢的龍脈便是陰。
兩大陰龍,自然就是黃河與長江。
而這在五大龍脈之下,自然也有著許多小龍脈的,只是八戒對這方面畢竟不太精通,他也只是略知一二只能是粗淺的看個大概。
而這些,八戒其實也都是跟沙師弟學來的皮毛。
其實袁天罡才是此道高手,不過現在的大唐,南洲是萬龍臣服之象,這些龍脈會主動的將氣運往長安匯集最起碼在李世民駕崩之前,是不需要在意這些龍王未來是否會對大唐造成什么隱患的。
如果可以的話,袁天罡甚至想要助這些龍脈一臂之力,尤其是讓那些潛龍提早升天,如此一來大唐貞觀帝,就能夠一一將他們徹底收服于麾下。
而大唐人族,也會因此而受益無窮。
氣運這種東西玄之又玄,但其實是連圣人,都不能輕視,甚至還需要親自下場爭奪的存在。
一個人,一個帝國,亦或是一個種族,當他們被氣運所鐘的時候,那行事基本都是無往而不利,即便是遇上了些危險,那也往往都能夠化險為夷。
反之喝涼水都塞牙,走路都要平地摔。
只是如今占據了長白山的“五大仙家”,似乎并不懂得利用龍脈氣運來修行,入山的時候黃秀兒是給八戒分別指點了他們五家各自的族地的,就以八戒粗淺的眼光看來,雖然確實適合一個族群大規模的安家落戶但也僅限于此,確實算不上什么寶地。
當然,也有可能是袁天罡只給他們劃分到了這里,他們還不敢反對,只能捏著鼻子認下。否則,連這一塊兒族地都不一定能留得下。
畢竟對于如今的大唐來說,他們這些山野精怪們就分為兩種,一種是聽話的,其余的自然就是不聽話的。
至于那些不聽話的,究竟是什么下場柳族那一具被袁天罡當成是戰利品帶走的尸體,豈非正是教訓
況且,他們黃家一族,也沒在袁天罡的手里討了好,那些個年輕些的黃鼠狼,現在已經不敢隨意外出討封了其實不僅僅是黃家一族,即便是同大唐有實際聯系的白家與灰家,如今也是過的小心謹慎,也并沒有依仗大唐的力量,想要趁機反壓另外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