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邪修,基本上都是袁天罡出馬,惡人自有惡人磨;而與正道宗門相談的時候,多是派王玄策與薛仁貴一同上山。
但結果都大差不差,只要對方識相,大家一切都好說話,即便是想要提一些條件,也不是不可以。但反過來說不論是邪修要將面對的大唐不良人,還是在正道宗門只管喝茶,卻一言不發的薛仁貴都足夠讓他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似那終南山的立場,就樹立的十分正確,這不轉眼就成為了大唐道盟總壇之所在,統領大唐道教各宗
而且明面上道盟盟主,還是闡教之福德金仙云中子這位仙長的道行究竟有多深,別說是尋常一些的修士,即便是三界那些有名的真修,不見得能探出他的底細來。
而且當年截教三代嫡傳弟子聞仲聞太師,正是命喪于他之手聞仲作為三朝太師,其身上的人道氣運不可謂不深厚,當年之所以只能由云中子在絕龍嶺布下通天神火柱,也正是借用他的一身福德,來鎮壓聞太師的人道氣運。
人道氣運之強悍,連圣人都要退避三舍,繞道而行。
即便是當年紂王兵敗,也是在摘星樓中自焚,并沒有直接喪命于周武之手。
否則,即便是武王姬發繼承了他兄長伯邑考的命格,成為了人間的第一位真命天子但在人王氣運的反噬之下,恐怕也得遭重。
或許當年伯邑考入朝歌,就是想要看看自己這一身的紫薇星氣與人王帝氣之間的差距可畢竟是在人王主場,紫薇星氣被全面壓制,最后命喪朝歌。
但也不是全無成效,他畢竟是紫薇大帝的化身轉世下凡,依照天道演化,也該是到了人王退場,天子治世的時候紂王要殺伯邑考,自然也得調動消耗不少自身的人道氣運。
可即便如此,周武滅商之后,原定八百年的國運,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后,也被消耗了個七七八八后四百年的大周已經喪失了其天子國威,天下諸侯爭霸,逐鹿中原,問鼎中原,最終成全了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
這期間,其實也是人道氣運尚未穩定,不斷轉移的一種體現。
就以長白山“五大仙家”當下的處境來說,他們自然不敢對人道氣運有太多的奢望,只有先保住自己這一大家子的氣運,已經是十分知足了。
但很顯然,雖然他們現在已經向大唐朝廷投效,但就以袁天罡的行事風格來說,他們心里是一定會有另外的擔憂的。
這不,當八戒出現的時候,就成為了撈取他們上來的救命稻草。
其實也就是他們這五家占據長白山以來,并未曾主動害人這是“祖訓”,他們自然不會輕易違背。
但也難免出現一些“不肖子弟”,成為“害群之馬”在這一點上,除了柳家之外,各族族長的立場還是十分堅定,基本上都會將對方的修為廢掉,然后驅逐出族群,任由其自生自滅。
也正是如此,他們才敢往八戒這一艘船上試探畢竟大慈恩寺對于妖魔一向立場分明,害人與吃人的妖魔,如果想要活命,那就別往他們師徒身邊兒湊。
而如今之所以連柳家的人也敢過來,也多虧了袁天罡此前痛下狠手,死去的那些都是桀驁不馴的留下的這一群,自然都是相對老實一些的妖精。
以往別說是害人吃人了,他們自出生以來,就躲在長白山的深山之中修行,尋常時候也根本見不上個人影。
就是袁天罡帶走的那一部分,也是矮個子里面拔將軍,比起之前的那些桀驁之輩,自然是少了許些氣性,但掌控起來,也更加容易。
對于袁天罡麾下的不良人來說,對性情并沒有特別嚴苛的要求,聽話的有聽話的活干,心思活絡不安分的也有他們的用處,而關鍵就在于袁天罡能不能將他們派遣到各自合適的位置上。
對此,袁天罡也是十分有心得的,畢竟他一直跟在李世民的身邊,在用人之道上,那也是耳濡目染,學到了一套真功夫的。
長白山“五大仙家”被他帶走族人,現在就都在適合他們的崗位上發光發熱。
但正是因為與他們的相性太過契合,反而讓“五大仙家”的人不能放心,生怕自己就此成為大唐的養料,被袁天罡完全拿捏在手中,再沒有脫身的機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