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這一脈,或者說是嫡脈僧人,在行走三界的時候,很少會被旁人的言語而影響到自身的行事風格。
甚至在另一個層面上來說,他們甚至還在影響著別的僧人的行為方式。
人間有句俗語,叫做“學好不容易,學壞一出溜”,其實對于整個佛門來說,大慈恩寺也確實算不上“正派”,也也正是因為如此,故而法海才并沒有廣開山門,收授弟子。
因為他本身也很清楚,如果當真讓全三界的佛門弟子,視“清規戒律”如無物,那才是真正的掘斷了佛門的根基。
大慈恩寺的唯識教法,屬于是高屋建瓴的層次,若是佛法境界不夠的僧人亦或是居士,在沒有高僧指導的情況下擅自感悟,那無疑是有害無益。
八戒雖然師從三藏圣佛修行,其實也對唯識教法的感悟,也僅僅只是浮于表面畢竟八戒在師父的指導之下,走的是禪宗的路子,也不必拘泥于一教一派,一經一卷。
天地萬物,皆是佛法,處處可得感悟。
八戒看似懶惰,但也是基于他出眾的悟性之上,否則也不能被師父教導禪宗的修行之法。
對于八戒來說,想要將他的悟性兌換成修行道行那就是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聞,故而他離開了大慈恩寺,孤身一人行走三界,也算是對自己西行路上所見所學以及所得的一個實踐。
期間,當然也會有新的感悟,如此循環往復,八戒的道行自然就水漲船高。
而且如今的八戒,也有足夠的好奇心,去探尋三界之中,對于他來說尚且是未知的那些事物。
就好比眼前的“巫文秘術”,變作灰塵隱匿在水府之中的八戒,至少有數次能夠對天池巫女突施暗手的機會,即便不能夠將其一擊斃命,八戒也有把握廢除對方的戰斗力。
別看八戒生得壯碩,但他絕非是個“武僧”,師父的種種精妙的佛門術法,也正是被八戒在悄然之間,學了個七七八八。
這也是一法通萬法明,八戒在三十六天罡擁有足夠深厚的境界,這就導致八戒真正出眾之處,其實并非他的體魄,而是他的元神之力,故而在佛門術法這方面,他是得到了師父的真傳的。
此正是三十六天罡變化與七十二地煞變化各自側重點的不同,似大圣相較于元神,他的肉身無疑是要更加厲害的。
就算是二郎神楊戩,若是沒有天眼的加持,他的元神之力,也絕對是要弱于他的肉身的。
似六耳獼猴、牛魔王、青牛等,這些修行八九玄功的,也都是同樣擁有一個笑傲三界的肉身。
至于哪吒他是成也蓮花,敗也蓮花,按說修行三十六天罡變化,他的元神之力是要更加強橫的,但因為是蓮花化身,他的神魂與身軀一體,而蓮花化身也并非是無限制增長故而他的修為,已經停滯不前很久了。
若是如此,倒也不會讓哪吒耿耿于懷,即便是他的修為不再上漲,那放眼三界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完全夠用。
唯獨讓他心懷芥蒂的,其實正是因為這蓮花化身,將他的身高也一同鎖死為了這件事情,哪吒也沒少向他的師父太乙真人發牢騷,說什么為什么當時給他煉制身軀的時候,不把身子做大一些
對于太乙真人也是給出過解釋的,因為蓮花化身,畢竟不同于人身,雖然有人的模樣,但完全沒有人的實質故而,想要讓哪吒的神魂與蓮花化身完全契合,那就必須要根據哪吒的神魂來煉制相應的身軀。
聽到這樣的解釋,哪吒自己也是無可奈何,心說還不如轉世投胎去,再活一世。
而太乙真人則是對哪吒說道“現在知道后悔了,可惜晚了,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哪吒
出身自上古時代的天池巫女,在很多時候,其實是看不上如今的人族的。
畢竟也是經歷過了人族最輝煌的時代,如今的人族在三界之中的地位,實在是堪憂。
若非出了一個貞觀大帝李世民,這人族還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才能再次崛起而對于李世民的野望,天池巫女也是十分的欣賞與認同,人族本就不該就此沉淪。
若非上古人王們全都被“封禁”于火云洞之中,再加上各大“巫神”失蹤的失蹤,隕落的隕落,這才導致人族漸漸的喪失了銳氣,否則一統四洲這個的目標,根本等不到李世民來確立施行。
天池巫女當初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現身來見袁天罡,其實也是她心高氣傲,壓根也不愿意歸附于袁天罡的不良人,她想要將自己這些用于改造異獸的“巫文符箓”,用在改造人族士兵的身上,如此一來大唐就會輕而易舉的獲得一支,足夠征戰三界的強大軍隊。
而擁有了這樣的一支軍隊,到時候別說是一統四洲,就算是以此去碰一碰天庭的天兵天將,也未嘗不可。
只是這還只是個構想,天池巫女并沒有真正的付諸于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