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也正是說明了如今大唐的司法公正性,其實還有著很大的局限。
如果沒讓法海遇上,那自然是另外一回事兒。
可如今李茂都撞到了法海的面前,那法海當然就不能視若無睹即便是李世民出面,也必須要法辦了這李茂。
對于這個忽然出現在淮南王劉安廟之外的李茂,其實都在幾方的預料之外。
尤其是許敬宗,他畢竟是京官兒,同李元禮也打過交道,故而與這位淮南王李茂,也有過幾面之緣,因此第一時間認出了對方的身份。
“臣許敬宗,見過淮南王殿下。”
對方是實打實的李姓皇族,別管他身上背負了多少罪孽,在沒有被法辦之前,許敬宗在他的面前,就是臣子的身份,當然是得主動見禮的。
“許敬宗”李茂不在長安,對于長安的那些不太重要大臣,還真不太清楚但這位許敬宗,李茂也算是久仰大名了,當年為陛下修改國史一事,可謂是鬧得滿城風雨,自家老爹也下朝之后,也經常提起這件事情雖然沒有說過陛下的不是,但話里話外無不在說這許敬宗是誤國的奸佞,理當腰斬棄市。
“是你啊。”
李茂的神情,難掩鄙夷,語氣之中,也全是嘲諷。
許敬宗心說得,這點壞名聲,怕是全國上下都知道了。
但這事兒許敬宗也怪不得旁人,畢竟揣摩上意的是他,修改國史的也是他其實按照陛下最初的想法,只是將當初玄武門之變的起因經過,稍作調整將陛下描述為正面即可,也是他鬼迷心竅,自作主張,多此一舉,畫蛇添足再加上正好人族氣運復蘇,這才顯得他的行為的十分愚蠢。
若非如此的話,許敬宗此舉,未必不能成事。只能說時也命也,他的氣運不在朝堂之中。
許敬宗甚至不難想象,自己的所作所為已經上了新修訂的史書之中,以此流傳后世,成為萬世笑柄還好,不是遺臭萬年。
許敬宗也只能是如此安慰自己。
“你是何人,見了本王為何不拜。”李茂的目光旋即看向了張果老,他在上下打量著這個老道,似乎是想要看看他有什么奇異之處,畢竟現如今的大唐,修行已經不是什么秘密。
只是對于李氏皇族來說,既然天生就能享受榮華富貴,那么在修行之道上,便是千難萬難除非是如同李承乾、李泰一樣,舍棄了自己的一身皇族氣運不要,才能夠在修行一道上有所成就。
張果老甩了甩手中的拂塵,單手豎在身前,向著李茂微微一禮,笑道“山野老道張果,見過淮南王殿下。”
他當年畢竟是在漢淮南王劉安府上隱居過,難免就是對比起了這漢唐兩位不同的淮南王殿下,得出的結論也是顯而易見不論是在心性還是資質根骨上,李茂都不如劉安遠矣。
其實當年三界公認,若非劉安不是皇族血脈,以他的資質各大山門都是搶著要的天才弟子。
而他即便是得道成仙,也是修為最弱的那一批,其實也是因為大漢皇族血脈的桎梏或許在大漢朝滅亡之后,劉安身上的血脈枷鎖也會隨之脫落,其修為也會更進一步也說不定。
“張果沒聽說過。”李茂當即就搖搖頭,而后就問道“你可會什么戲法”
張果老也算是一副仙風道骨了,可如今放在李茂的眼中,似乎就是一個走江湖的老騙子竟然問他會什么戲法。
也不怪李茂這樣想,李茂也有自己的一套邏輯如果是張果當真是什么有道修士,怎么可能跟許敬宗這樣的奸佞混在一起
由此可見,對方不是什么江湖騙子,也不是什么正經修士。
張果老是什么眼力,再加上李茂的神情幾乎沒有什么掩飾,即便是沒有六耳獼猴他們這樣聽人心聲的神通,張果老依舊能夠從李茂的面目上,將他心中所想,猜測個七七八八。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