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并無門檻。”法海笑道,“想來悟凈也很期待與許大人,切磋文筆技藝。”
呼
有了三藏圣佛這一句話,許敬宗便覺著這一趟來淮南,即便是沒有獲得淮南王劉安留下的傳承,也不虛此行了。
甚至這這一句話的的緣,遠在淮南王劉安的傳承之上。
說是同悟凈禪師交流文章,但如果自己在修行上有什么疑問難道還不能向悟凈禪師請教么
許敬宗知道悟凈禪師的名聲,更知道悟凈禪師學貫儒釋道三家,他的儒家學問絕不在那些經世大儒之下,其對道法的感悟,也遠超許多道觀掌門悟凈禪師的佛法就更不用說了,乃是唯一得到三藏圣佛佛法真傳的弟子。
除此之外,悟凈禪師更是博覽群書,諸子百家之經典,皆有涉獵。
至于其境界有多深,那旁人可就不太知曉了,畢竟悟凈禪師也很少在人前展示他的修為境界。
許敬宗如今是得到了雜家的傳承,能夠像悟凈禪師這樣的人物時時請教的話,那對于他的修行來說,必定是有益無害。
三界的讀書人很多。
尤其是年輕一代,皆以領悟浩然正氣為榮。
不是說老一輩的讀書人就不想領悟浩然正氣,實在是他們的思維方式已經定型而似許敬宗這樣,經歷宦海沉浮,爾虞我詐的老狐貍,讓他去領悟浩然正氣,那簡直是千難萬難。
故而這浩然正氣其實更多是出現在那些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們的身上,因為他們的心念還沒有世俗“污染”,還是相對純粹很多的。
許敬宗有時候也在想,如果曾子能早一百下凡傳道,那么自己的境遇,是否會有什么不同呢
但過去對于一切,皆已成了定數至于未來如何,許敬宗決定自己把握。
文道之浩然正氣,確實是讀書人們的一條通天大道但絕非唯一的道路,如今的大唐有重現百家爭鳴之風貌,許敬宗自認不才,但想要在自己生命最后的時限里踏浪而行,成則乘風而起,倘若失敗那就葬身魚腹。
但他只不過是一介凡人,又能有多大的機緣呢
即便是這淮南王劉安留下的傳承,也險些從指縫之中流走哦,現在也還沒到手呢。
也多虧了三藏圣佛適才一句話就解決了李茂這個大麻煩,不然許敬宗還真沒什么好辦法來對付這位淮南王殿下這就在眼皮子底下的傳承,能不能真正掌握在手里也還是兩說。
法海當然知道許敬宗此來的緣由,但似乎因為自己在場,他還有些拘謹并沒有開始尋找傳承。
“許大人既然是為了劉安的傳承而來,不知可有什么眉目”
“下官偶然得到了一些線索,知道淮南王劉安在得道飛升之前,可能在此廟之中留下了一份完整的淮南子,故而貿然前來尋找”許敬宗面對三藏圣佛當然不敢藏私,“只是初到此地,還沒有來得及尋找便被淮南王殿下攔在了廟外。”
許敬宗也知道三藏圣佛什么意思,他剛解釋完,便緊接著說道,“下官也不知道是否真有這份機緣,如果沒有回應那恐怕是下官不能得到此傳承的認可。”
法海笑而不語,讓許敬宗盡管出手。
雖然廟已經塌了,但機緣傳承就在這里,許敬宗按照自己尋到的線索,開始對應著施展法訣
在許敬宗施法的時候,法海看向了張果老,道一聲“蝙蝠老祖已經落網,道長可以解開自己的記憶封印了。”
此話一出。
被束縛在地上的蝙蝠老祖,登時面如死灰。
他是被張果老算計了,三藏圣佛恐怕一直跟在他們身后,即便沒有這個對自己突下殺手的黑袍人,自己也絕對逃不過三藏圣佛的手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