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得到了曾子的傳承,其儒家學問,堪比大儒。
如今儒家學問大乘,他轉身又開始修道,先后求學于道家真修云牙子魏伯陽、天師侄孫葛洪,以及他的好友李白。
前者魏伯陽雖然在三界之中名聲不顯,但是他所著的周易參同契,卻被三界修士推崇為丹經之祖,堪稱是“萬古丹經王”。
這位云牙子前輩,當然也是在年輕的時候,得到過老君的指點,這才能能夠在“丹道”之上,獨樹一幟,并且寫下這周易參同契,為道教丹鼎一派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后一位的天師侄孫葛洪,其所著的抱樸子,也是丹鼎一派之經典;
至于在好友李白這里,呂洞賓則是學到了上清黃庭經。
呂洞賓在這三位處,完成了自己對道教修行的初學,而后便上終南山,向云中子問道十年之后,云中子表示自己已經沒有什么可傳授的知識了,便推薦呂洞賓去了萬壽山五莊觀處,正式拜在了鎮元子的門下。
鎮元子作為萬地仙之祖,其修為深不可測,五莊觀中只供養著天地二字,其輩分也高的嚇人。
能夠拜在鎮元子的門下,呂洞賓當然是求之不得,而知道呂洞賓是東華帝君轉世,且還是未來八仙之一的鎮元子,也并沒有因此而避嫌。
鎮元子身為執掌地書的地仙之祖,其實并不能擅自離開三界這一重身份對他來說,既是保護,也是限制。
但呂洞賓的到來,讓他看到了一些希望,不論是未來將地書傳給呂洞賓,自己進入到混沌玄都城中;還是呂洞賓未來作為自己的傳人進入玄都城,那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界代有才人出啊,他們這些老古董,因為早早就觸及到了三界的瓶頸,實力修為其實已經很難有質的飛躍了而他們還不敢放開自身對天道的感悟,畢竟他們也不愿意被天道同化。
越是修為高深的,反而是要小心翼翼的克制。
故而,他們被一些天才后輩們迎頭趕上,甚至超越并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似如來佛祖、觀音菩薩、二郎真君、三藏圣佛、齊天大圣這樣的人物,修為已經不在他們之下了而如今的八仙候選之中,李白與呂洞賓,也有同樣的潛質。
超越他們,只是時間問題。
況且,此事也并非沒有先例,玄都大法師前些時候不就是將冥河老祖堵在血海之中暴打雖然說血海不枯,冥河不死,但被玄都這樣一個小輩全方位壓制,對于他這樣的老牌強者來說,跟死了也沒什么兩樣。
否則為什么三界之中再也聽不到冥河老祖的聲訊了
還不是因為沒臉在三界之中行走了
若是打敗他的是旁人,他還能找個借口去混沌中的玄都城中避避風頭,可現在倒好,擊敗他正是玄都大法師本人冥河老祖能怎么辦
只好是躲在血海之中,再也不冒頭了。
而造成這樣的結果,也只能說是他自作自受。
也是當年圣人們紛紛離開三界之中,讓冥河老祖以為有機可乘,他想要利用自己創造出來的羅剎一族,正式走上三界大舞臺,而不是一直龜縮在這血海之中。
血海這名字聽起來不俗,其實并非是什么洞天福地,乃是盤古大神開天辟地之后,體內一團污血落入冥界之中,化為了幽冥血海。
冥河老祖,則是這血海之中的一塊兒先天胎盤孕育,其生而伴有兩劍,曰元屠、阿鼻,執掌殺道,那孕育他的胎盤也化為了十二品血蓮更傳言說,先天五行旗中的水行旗也他的手中。
就單從這方面來說,冥河老祖絕對算得上是三界先天圣靈之中的頂配了就這些伴生的靈寶,足夠讓西方二圣饞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