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華大帝還當年是通過九靈元圣與三藏圣佛互贈經文的,雙方此番雖然是第一次見面,但已經算是深交已久了。
“哈哈哈哈”青華大帝笑著向三藏圣佛回禮,連聲道“圣佛何必多禮,貧道知圣佛已久,不期今日才能相見無量天尊。”
青華大帝念一聲道號之后,又向在場的諸位一一打過了招呼,這才開口說道“諸位如果沒有什么要緊事要辦的話,不如就在這血海之中論道一番,如何”
“大善”
這是好事兒,眾人當然不會拒絕。
在遠古上古時期,修士之間坐而論道那都是最常見的事情,甚至兩個此前從來沒見過,只是第一次碰面的修士,雙方只要互相稱呼一聲道友,便可就地而坐,開啟一場酣暢淋漓的論道。
也是那個時候修行之法尚且不似如今這般完備,在一切朦朧未明之際,每個人都有各自對道的感悟,體現在修行之上,那更是姿態萬千,百花齊放。
修士們通過相互之間的論道,來查漏補缺,取長補短以此來補全自己的修行之法,確保自己走在正確的“道”上。
而隨著道祖證道成圣,在混沌之外開辟紫霄宮道場,經過三次講道之后這三界之中論道的場面就越來越少了。
尤其是在六位圣人成圣之后,修士們為求大道,當然是拜在圣人門下聽圣人講道,是為聽道。
能夠從圣人門下,得到“正統”的修行之法,又何必自己去走彎路呢
即便是沒有拜在圣人門下,但在紫霄宮中聽道祖講道的“三千紅塵客”,他們雖然各自也有各自的道,在從紫霄宮中出來之后,基本上就是道祖的形狀了。
故而三界之中的修行之外,才漸漸統一,也才有了邪魔外道的說法。
當然了,道祖在紫霄宮傳下的道,自然不是基礎的修行之法,畢竟來紫霄宮聽道的那些人,那可都是大羅境界的人物,畢竟只有大羅境界的修士,才能夠在混沌之中行走。
能夠一路修行到大羅境界,便已經證明了他們的修行之道即便不是最佳,那也是有可取之處的。
他們真正在意的是大羅之上的成圣之法而這也才是道祖所講述的最主要的內容。
只是成圣之難,遠超出了大能們的估量,最讓他們感到無力的,還是圣位竟然是提前欽定下的而其中的關鍵,并非是成圣的法門,卻是那道基鴻蒙紫氣。
而在青華大帝看清楚這一點之后,他雖然沒有放棄對道的追尋,但卻也放松了對成圣執念。
故而,他相對于整日里閉關修行的紫薇、勾陳二帝,他更喜歡在三界之中游歷行走,解救貧苦,渡化眾生。
說來也是巧合,如今還留在這里的這些人物,似乎都是更看重三界生靈,而并非是心心念念想要證道成圣的修行者。
即便是紫微大帝的化身酆都大帝,其實也不例外否則也不需要在人間挑選合格的人選,來取締目前的十殿閻羅了別的不說,如今陰司之中的三大判官,也是他提拔上來的。
此刻的血海,異象頻生,完全不似以往兇惡之所在。
青華大帝的青蓮與觀音菩薩的白蓮異香沁人;三藏圣佛的佛光與二郎真君的神光交相輝映;地藏王菩薩的功德金輪、楊天佑的書冊經綸與酆都大帝冥府氣象相輔相成
而李世民與薛仁貴他們兩個一時面面相覷,他們畢竟不是“修士”,在面對這些玄之又玄的“道”時,難免有些不解其意。
但他們兩個也俱是天資非凡之輩,聽不懂不要緊,可以放開心神,用心去感受其中的真意。
轟轟轟
人王氣象與人族血脈之力,登時爆發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