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止是金頂大仙不愿意在這個節骨眼上留在靈山,就算是那些靈山僧眾,其實也沒有多少愿意跟靈山共存亡的。
那些被西方二圣強渡來的,巴不得靈山就此解散了,他們也好各回各家畢竟當和尚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清規戒律那么多,他們修行是要求逍遙的,當然不愿意受此約束。
只是以往時候,靈山對于戒律這方面卡的并不是太嚴密,不少僧眾陰奉陽違,明面上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私下里一肚子男盜女娼,可當不得一點高僧之稱。
故而在靈山戒律院設立之后,才能有那么多的斬獲全都是靈山此前的刻意放縱所致。
當然,那些自甘墮落的僧眾之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那原本的三千截教門徒,但西方教弟子也不在少數,剩下的便是那些被西方二圣招攬至西方的妖魔了,美其名曰是渡化其實只有很少一部分被西方二圣磨滅了本性,絕大部分還是兇殘之輩,只不過是稍稍收斂了一些而已。
不過新成立的戒律院,對于這些犯戒的僧人,都是一視同仁的,不管他們是什么成份,都按律懲戒。
這是佛祖專門授意過的,畢竟戒律院不動手,三藏也不會留情為了讓三藏接掌靈山,佛祖親自動來這個刀子可惜啊,人家把藏經閣搬空了扭頭就走,對于接掌靈山這件事情,壓根沒有一點興趣。
如果他們選擇了前者,那當然一時半會兒是回不到金鰲島了,截教弟子一向一諾千金重,答應了的事情,當然要做到。
故而他沉吟片刻之后,向金光仙說道“師弟不在金鰲島,怎么來吾這靈山大雷音寺了。”
金蟬子。
因為有鎮元大仙的庇護,因而這里的生靈,并沒有太大的緊迫感,甚至對于即將來臨的大劫,都并不太放在心上。
對于那些自立門戶,或者是已經出師的弟子,鎮元大仙基本上就不再過問他們的境遇了但如今,因為魔界入侵一事非同小可,鎮元大仙第一次發動了召集令。
至于人在不在截教,又有什么所謂呢
金光仙正想要再詢問一二,便瞧見無當師姐起身,隨即看向了自己,“吾不在金鰲島的這幾日里,勞煩師弟看護。”
“無量道尊。”
而西洲那邊兒的許多佛寺,除了沒有去尋靈山庇護,也沒有去投靠彌勒與藥師佛他們的凈土,反而是向萬壽山這邊兒靠近,哪怕是不進去山中,就在山外駐扎,他們也覺著十分安心。
如果道袍不夠堅韌的話,即便是自己袖里乾坤再厲害,如果載體本身強度不夠,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其實越是這樣的拒絕,才越是讓佛祖覺著可惜如果三藏當年在大雷音寺,果真點頭應下,恐怕那才真是可惜。
他本來還想要解釋一兩句,說一些貧僧如今只是佛門的多寶如來,并非是截教的多寶道人云云但忽然覺著并沒有什么意思。
可真到了那個時候,這些弟子還想要再返回金鰲島么
“奉無當師姐之令前來”金光仙向佛祖說明了一下無當師姐讓自己轉告的事情。
如此,就夠了。
魔界與三界的大融合就要到了,三界各大勢力都不可能無動于衷各自都有動作。
這當然也是三界各大勢力都各有底氣,其實一些小門小戶,他們就不得不聚攏在一起抱團取暖即便是如此,依舊不覺著安心,還要一同去找靠山。
反而是選擇留在靈山的那些弟子,很有可能在靈山與魔界的第一次碰撞之后,剩下的幸存者會被無當師姐再次接納。
在靈山第一次見到三藏的時候,如來佛祖都不知道自己當年是不是看走了眼,竟看錯了“金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