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銷售方面最重要看的就是各地區的覆蓋程度,以及銷售能力等等。
而就在昨天一天的時間當中,陳平拜訪了凌風電子公司的十幾家合作伙伴。
凌風電子公司的這些合作公司,絕大部分都是電子品牌公司,而這些電子品牌公司各自都有各自的銷售渠道,只不過大小規模有所不同而已。
覆蓋的方向也各自有所差異。
綜合起來來看,因為這些電子品牌公司在此之前都和凌風電子公司保持了長時間的合作,所以這些電子品牌公司相互之間,所主要覆蓋的地域范圍,反倒是沒有大量的沖突。
十幾家公司綜合起來之后,完全可以將整個華夏的主要地區覆蓋在內。
當然,即便是如此,這些電子品牌公司所覆蓋的地域,也只有整個華夏范圍的50~%60%左右,甚至其中還欠缺了很大一部分的發達地區。
所以僅僅有著十幾家公司的合作,對于雷霆科技有限公司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
至于生產方面的公司,整整一天的時間之內,也僅僅只是找到了一家合作伙伴而已。
而這家合作伙伴,正是富華科技公司。
在此之前,富華科技公司其實也是一家電子品牌公司,在正常情況下,富華科技公司其實也應該成為雷霆科技有限公司在銷售方面的合作伙伴,而不是生產方面。
可是在昨天和廖智勇見過一次面之后,陳平對于富華科技公司現如今的狀況也已經有了十足的了解。
在深入調查過之后,陳平也發現,富華科技公司其實早就已經有了轉型的念頭。
最近這兩年以來,富華科技公司一直都在尋求著轉型的機會,只是遲遲沒有開始正式的動作,甚至就連準確的轉型方向,都沒有正式確認下來。
也正是因此,昨天陳平在找上門去的時候,并沒有將富華科技公司列為銷售方面的合作伙伴之一,而是直接將富華科技公司看成了生產方面的合作伙伴。
也正是因為陳平提出來的合作方式,直接促進了富華科技公司轉型方面的戰略計劃。
只不過陳平也沒有想到,富華科技公司居然有如此決心,在自己離開富華科技公司之后,短短的幾個小時時間,富華科技公司最高層就已經直接決定,讓廖智勇成為了富華科技公司的新任總裁。
甚至為此,不惜讓原本的總裁直接進入了富華科技公司的董事會,成為了富華科技公司的最高決策者之一。
單單只是這樣的態度,便讓陳平刮目相看起來。
而這還遠遠不是結束,在陳平將林雨薇救回來之后,富華科技公司的討論其實一直都沒有結束。
可是富華科技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對于富華科技公司接下來的轉型計劃,所需要執行的速度和力度,一直都沒有準確的確定下來。
可這偏偏是富華科技公司日后和雷霆科技有限公司之間合作最關鍵的一個節點之一。
對此,富華科技公司的董事會也非常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他們非常清楚,想要在和雷霆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之中,爭取更多的利益和地位,首先需要做的便是確立這家公司的轉型戰略。
然而偏偏,整個富華科技公司的董事會,對于轉型戰略卻是爭論不休。
一直到晚上,富華科技公司都沒有最終確定下完整的轉型戰略。
到最后,富華科技公司的新任總裁廖智勇,再一次提出了之前的那個提議。
建議富華科技公司的董事會成員,向陳平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