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秦昊管雁門軍,董卓管河東軍堅守各個要點,分布的十分妥當,但從全局來看,這小心思就出來了。
“赳赳老秦,終將復興”秦溫在心中暗罵一聲,又發了一次國仇,又祭了自己一年性命。
不久之后,前線戰敗,也傳到了皇宮。劉宏更是驚訝了,不是說黃巾軍不日可平嗎
“啊,怎么會這樣”
這個時候朝臣與宦官,訴求難得一致,罷免何進大將軍之職,交出五營禁軍。
在話語中,不少人暗暗的透出殺意,劉宏當然不可能,按他們的意思來。
何進是自己提拔的,是自己的舅舅,命令都是自己下的,怪他不就是怪自己嗎
他再無能,也不能擅由你們來定殺、罰之罪呀。
劉宏對此,只是解了他的兵權,大將軍的位置不撤,但今年的俸祿就免了吧,讓他回家賦閑。
這禁軍的兵權問題,劉宏做出了一個所有人都大驚失色的決定,他要把兵權,交給他的阿爸,宦官張讓。
這下好了,整個朝堂跟炸鍋一樣,群情激烈。
居然又來一個,宦官蹇碩就被任予實權,擔任西園軍元帥,麾下能人不少,戰力不俗,更是立有大功,危險中的危險。
眼中釘,肉中刺,不除不快,現在還要把漢家最強的禁軍,送給他們,權力這么大,讓他們怎么活
朝中雖然腐敗,朽木為官,但有人還是清醒的,若是造反逼帝,豈不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
兵傾朝堂,到時候別說忠不忠了,命就在別人手上了。
楊彪、袁隗、王允苦勸一番,引經據典進行反駁,說昔日之事,又講前車之鑒。
最后袁隗直接挑明了說“陛下,張讓雖是宦官,可你敢保證,他不會越權,成為下一個將軍梁冀”
劉宏早已腐化,堅信一點,宦官依附皇權,漢家可以沒有士大夫,但不能沒有他這個皇帝。
加強宦官,用好外戚,這是變相的加強自己,怎么會有大錯
站在皇帝身旁的張讓,心里可是笑開了花,這個機會若是不抓住,他這個內奸,豈不是很失敗
于是以退為進,建議是把軍隊調去虎牢,黃巾賊強弩之末,用五營禁軍對付他們,必有劈山斷海之勢。
張讓既表明了拒絕的態度,也說起了大是大非,又是一副自信的樣子,還摻了點聞不出來的馬屁,捧的劉宏,洋洋得意。
劉宏大筆一揮,給前線寫詔,說是要把禁軍派去了虎牢,歸秦家二人調遣,讓人速來拿禁軍虎符。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