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身份可疑,左右,還不速速拿下”黃巢拍桌而起,呵斥道
一副怒氣沖沖的樣子,惹了周圍不少人為之一驚,第一次見到,黃巢這個樣子,他當初也是個書生角色,對內嚴厲,對外狠辣行事風格。
更有著同齡人,不具備的穩重,可沒想到,還有嫉賢妒能的一面,一下子,給不少人看到了。
洪秀全率先點開話題,勸導張角,說是張良是穎川人,這只是黃巢的猜測,張良說的是江南的鄉音,他最為熟悉。與黃巢對抗,為其辯解。
張步也指出,人家前來投靠,我們應該以禮相待。如今漢室腐朽,災禍不息。對方也有可能是受到影響,正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正如之前改的口號,傳出去的大義,我們是要率兵入洛,討伐無道的漢室,廢暴君,清君側的正義之師。
怎么可以擅自殺戮,這跟暴君有什么區別,這會寒了天下人之心,再加上此人氣度不凡,有獻策之功,更應該重賞獎勵才是,現在無故殺之,我軍營中亦有敵探,這事若傳出去,日后誰還敢投靠他們。
大軍內部又開始爭論不休,要么就是認為,殺了他沒什么大事,寧可殺錯,絕不放過,力挺黃巢。
另一派的觀點是,沒有鐵證之下,就要殺了,有獻策之功的張良,實在太過荒謬。
兩派為之爭論,相互彈劾對方的不是。
依然穩坐中席的張良,將這一切盡收眼底,面色平靜,心中暗笑。
里應外合,攻敵薄弱,說起來簡單,黃巾軍外強中干,內部最大的問題已然浮現,無論如何都會爆發。
張良想做的,是加快局勢,最后全身而退,成敗與否都在設想之中。
現在押上了所有的籌碼,欲求決戰。此戰若勝那就是打進洛陽,威逼皇城。那此戰若敗,黃巾軍將再無反抗之力,人心不定,大廈傾倒,最后也不過是頑抗罷了。
而且篤定了自己沒有性命之憂,若真有那只能報出山門,讓張角等人礙于情況,無法下手。
黃巾軍兩派都圍著此事,吵得不可開交,群情激烈,再往前進一步,可就要動起手腳了。
“夠了,大營之內,還不肅靜”張角怒吼出來,急得連連咳嗽,霎時爭論休止,眾人見張角發怒,趕忙閉嘴。
最后用了個折中的法子,此計收下了,至于張良,先將他控住,日后再行定奪。
至于張良的身份問題,先命人帶下去,待查清楚身份后再說,同時限制他的活動范圍,還要派人,多加監視。
“張良先生,請跟我們走吧。”太平左右衛到張良面前,俯身道。
張良就被領著帶了下去,后面跟著兩個護衛。
而張良獻上的計策,張角拿著,細細推敲一番,真是越看越覺得可行。
一張大紙上,應該注重的細節,寫的滿當,送下去后,引得各位統軍將領,一陣驚奇,不少人為之贊嘆。
待張角,問及讓何人領軍時。
軍營之中,霎時群情激烈,紛紛請求出戰。
具體的實行方案,該注意的事項,可以說是手把手教你,飯就在嘴邊,不吃不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