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的太平軍,又見到數千人馬襲營,頓時有些驚慌。
就在天明之時,對方先鋒將軍賀若弼,趁著大軍起鍋造飯之機,帶著1000鐵騎強襲燒營。
突破延津,封丘、酸棗反攻,數戰皆勝,再加上奪取戰略要地虎牢,連日的勝利,讓他們輕敵自傲。
再加上,此次來先鋒將軍不簡單,其實力遠勝何進、淳于瓊等人。
賀若弼不僅懂得兵法,自身武力也非泛泛之輩,思路清晰,兵貴神速的同時還能在襲擊之下,還能做到井然有序。
這既是將領的能力,帶的兵精也是重要的一方面。
賀若弼帶精兵,出奇兵襲擊營寨,更在亂兵之中,斬殺敵將孫安祖,主力盡出,讓敵方探不清自己的意圖。
李道玄作為正兵,攻擊敵方正面,為了能誘敵入伏,擺出一副大戰的陣法,在主帥李孝恭的點頭下,自己上陣挑釁,開始耀武揚威。
賀若弼,隋朝重要將領,早年追隨宇文憲、韋孝寬南征北戰,出擊南陳,后來與韓擒虎二人攻入建康,覆滅陳朝,平定三吳之地。結局也并不是很好,自己性情傲慢,楊堅嫉妒,最后與高颎等人一樣,死在了楊廣的手里。
對方剛打下虎牢關,立足未穩,所料不及,幾日鏖戰,戰意遲緩。
李道玄眾將順著計劃進攻,見到進展順利,頓時士氣大盛,軍中諸將皆親自上陣與迎戰的黃巾軍展開廝殺。
好在黃巾軍中,還有不少善于治軍之人,楊秀清嚴整紀律,石達開指揮戰事,火速安定下了局勢,才沒有釀成潰敗之局。
但突如其來的精銳軍,還是讓黃巾軍中不少士卒心生畏懼,慌亂之下竟因一時混亂,緊急的調動之下,營中也卷起了煙塵。
如此情況,李道玄不由哈哈大笑,心中暗道“黃巾軍真是強弩之末,沒了銳氣,能被這樣的隊伍打下虎牢艱險,可笑至極,奇恥大辱。”
黃巾軍進入虎牢,入關的25萬人中有4萬善戰之人。能打成這個樣子,除了以上因素外,最重要的一點是黃巾軍內部出了問題。
在李世民還沒有定策之前,黃巾軍內部便發生了一次動蕩。
項羽攻破虎牢大功一件,但出力最多的卻是黃巢。項羽雖然斬殺了漢軍數員大將,但沒有盡到主力的責任。
論功行賞的大營之內,項羽當著眾人的面,動了怒火,對著黃巢懟道,他的功勞也十分虛假,本質上是張良計策的指導。
黃巢他統帥比不過自己,斬殺的人頭既不值錢,也沒自己多,一個抄襲的有什么資格
這一下子可是捅了蜂窩,敢在眾人面前給軍中名望第一的黃巢甩臉色,黃巢不僅資格老,而且黨羽最多。
黃巢在軍中什么名聲地位日漸穩固,僅次于張角,太平軍中的二把手。
項羽呢人際關系一塌糊涂,時常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
項羽當眾發怒,張角看在眼里。以前沒人撐腰,藏在心中,隱忍未發。現在終于找到機會,正好報復他,還能賺個人情,搭上黃巢。
旁敲側擊,說了一堆,項羽看不出其中深意,張角覺得很有道理。其他人配合演戲,黃巢暗中發笑。
項羽手中的3萬大軍,原本就隸屬于他們,現在虎牢關被攻破,任務也就結束了,必須歸還。
項羽被卸去了兵力,其中又有不少士兵,跳槽去了別的隊伍,有的將軍也帶隊出走,這些問題,項羽沒有看到,更沒有察覺出異樣,表示聽從張角的安排。
郭嘉也沒有提醒,項羽被眾人排斥,走投無路,說不定是一件可以利用的好事。
至于項羽本人的看法,只要自己的親信隊伍和原先的精銳不失,自己就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雖然身邊不到4000人,但項羽卻依舊信心十足。
眾人再一合力,引出話題。說虎牢關剛拿下不久,需要整合防務,需用強將,輕松便把項羽從前線調走。
軍中不缺知兵善戰之士。
虎牢一失,洛陽門戶大開。勝券在握,用不用項羽,都問題不大。怕就怕,他項羽借助身份,仗勢欺人搶奪功勛。
項羽被調走,鎮守此地的將領,分別是洪秀全,竇建德,王世充,在收回了本陣力量一萬人,共有大軍4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