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史,依你之見,此事應當如何舉辦”
“這黃巢機敏過人,后來被大賢良師收為弟子,是視其為心腹,委以重任,如今雖然衰弱,但他的黨羽眾多,若行事草率而圖謀,只怕得不償失啊。”
張步心里雖無負擔,在濮陽之中,暗中除掉黃巢,但這種事情,沒有經驗,吃力的同時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誒,將軍何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這是保命之法,禍從口出,豈有退縮的道理。”李巖見張步這一般作態,有些氣憤道。
要是有足夠的兵力和裝備,再加上一點糧食支撐,他就早就帶隊出城,用巧思除暴破敵了。
如今強敵在外,主力軍和援軍,都被打退。兩方的實力,敵方營壘堅固,調度有方勢力已成,已經不能用人力逆轉了。
面對這種情況,只能選擇保身,他李巖有才華不假,可惜一身志向未曾施展。如今勸張步殺死黃巢,帶隊投降。
有人作證,帶漢軍那論其功勞,自己也好免責,功過相抵,可以免除死罪。
“是我唐突的先生,我只是有所擔心而已。黃巢手下的朱溫,忠誠無比,做事隨心隨性喜怒不定,讀書甚少卻又禮賢下士,麾下能人不少,實力最強。”張步好歹也當了一段時間的主人,借助太平衛的幫助,對于內部的情況也有些了解。
“朱全忠確實有能力,既是當年帥將,也是軍中為數不多的人才,確實需要應對。”李巖聽后暗暗點頭,思量起來。
想了幾分鐘,李巖拿紙提筆遞給張步,一副盡在掌握的自信,在臉上浮現。
“黃巢將軍,已在濮陽外城,守了近20日,不久前,還派人給我送來了情報。”
“說漢賊大帥徐勣,大肆修造器械,我方的一些情況,最后的長篇大論,全是他的推測。不日便會發生大戰,敵軍攻打城池,他要親自堅守。”
“讓我們好好守在內城,不要擅自出擊,還送來了不少年輕將軍,用于輔助我們。”說完李巖也把信件拿了出來,交給了張步。
李巖清了清嗓子,用手指指著那句,城墻上的守備士兵,由于長期固守和缺糧,將士之中,出現了疲倦無力之人。
“既然前線將士疲勞,那就讓他們從墻上退下來,到后方休息整頓。”
“只要他敢退下城陣,到時候任我們擺布,這內城可就是我們的地盤了,只需兩個力士上前,便可用繩索綁住對方。”
“至于那朱溫,也不過是只蟲子,不足為懼。如今的形勢,他根本掀不起風浪。”李巖心中洋洋得意,而張步聽的入神。
“到時候,再您親自寫兩封軍令,前一封交給朱溫,后一封,需借他的手轉交給黃巢,把朱溫和他的長子朱友裕,一起調往到前方,通過職權調動,減去他的威脅。”
“以久戰兵,終有疲倦懈怠的一天,這是無法解除的本能,這不可避免。黃巢如今多以穩重行事,將軍調令,他必然不疑。”
“到時候,你安排地點邀他前來,在其中埋下伏兵,拿下黃巢人頭不難。朱溫在外,黃巢在內,救援不及。”
“到時候,你攜帶他的頭顱,備好東西帶人出城,歸降便是,必能保全性命。”李巖又囑咐了一遍要點后,便不再言語,以整頓受降為因轉身離開。
張步想了想,把負責宮內防務的親信守將延岑叫了過來。
吩咐道“你且率兵過來,埋伏于簾布等藏身之后,聽到我喊黃巢,你們便出來了,莫要跑了他。”
延岑拱手承諾,叫了30多名刀斧手,埋伏在大殿之內。剩下的人全部埋藏在府殿之外,隨時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