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在二人小聲交流的時候里,最終的變化也終于是在天穹上的儀式煉成陣中出現。
倒映在天空的尼伯龍根中,顛倒的青銅基盤止不住地搖晃、一道道裂紋延伸,以各種金屬模擬的四大元素全數消散,無法抑制的崩壞正在加劇。
形成階段,這以龍王所擁有的龍之力為骨架創造的武器,連續釋放出七次恐怖的波動。不詳的黑色擴散在天穹,在這無間煉獄中生生撕裂出七道巨大的環形創口,令旁觀著的路明非楚子航以及卡塞爾四人不由得吞下一口唾沫。
此情此景,仿佛又一次的末日降臨。
黃金鄉的一切都在被顛覆、迎來自己的終末,這座活地獄在迎來了自己最終使命后,就已經不再是諾頓需要的東西了。
最終的滿溢階段,鮮紅的陣紋終于是一根根崩潰。
回蕩于天際的禁斷力量,被弒神兵裝的雛形長鯨吸水般盡數吞入。
張開雙翼,駕馭著風的元素讓自己懸浮于空中,諾頓凝視著自己身邊精巧而煌烈的造物,悵然出聲
“這就是七宗罪。”
一只通體猶如黃金打造的宏偉之龍,靜靜地懸浮在世界的中心。
七角昂立、四翼張揚,如巖般的鱗片覆蓋全身,附有鋒銳邊緣的龍尾如同一條蜿蜒的大劍。無數秘文刻印在它的每一個部件的表里,奢華而不失威儀,每一根線條都巧奪天工,如神賜一般渾然天成。
這就是諾頓所創造的弒神兵裝的全貌。
為了弒殺同族的君王而存在的武器,自然不可能是什么人類使用的細小刀劍。如果要用一個比較淺顯易懂的詞來形容的話,那么它可以稱之為
“高達”
步舜露出意料之中的表情,將這外形神似諾頓本體卻又有所不同的龍型兵裝的全貌納入眼底,了然道“我終于明白了。”
“用以強化自身的裝甲型兵裝,并不是你突發奇想的行為,對吧。”
他終于明白,在自己最初折戟沉沙的那個副本中,諾頓是如何滅世的了。
“觀眾席”上,學生們也紛紛側目,對步舜所說的秘辛感到驚奇與惶恐。而諾頓手掌輕撫著身邊比起他本體僅是小上一圈的七宗罪,表情也流露出些許的探究與敵意。
嘴角勾起,步舜抬頭仰望著火的君王,語出驚人道“諾頓,你和康斯坦丁在神話中的名字,應該就是燭龍或者燭陰吧”
聞言,諾頓的神色頓時微變。
然而步舜已經理清了自己掌握的所有線索,在心中拼湊出了這一切的真相。
山海經大荒北經記載,章尾山之神燭龍人面蛇身,渾身紅色,眼睛豎著長。而山海經海外北經記載的鐘山之神燭陰同樣是人面蛇身赤色。
燭龍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
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
二者有著共同的描述,俱是人面蛇身,睜開眼睛便是白晝,閉上眼睛便是黑夜,不喝水,不吃食物,不呼吸,能夠呼風喚雨。
因此,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郭璞在山海經圖贊譯注中認為,燭龍與燭陰乃是同一物。
以最初所見的諾頓的形象而言,他的本體應是一條如蛇般無足的赤鱗巨龍,龍軀上那些各色金屬的甲胃其實只是他為自己打造的義肢和兵器。
再加上同為青銅與火之王的康斯坦丁,雙生子的存在,恰恰符合了山海經中對燭龍和燭陰這兩位神明的記載。
沒有利爪的龍蛇,以智慧和工具武裝起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