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月斜懸于天際,銀輝漫過海面。
海風很大。
云逸仙人的衣袍頭發絲毫不動。
“過來。”
李川聽到云逸仙人喊他,他便向著小船走去。走了十余步后,腳上一涼,是走到海水中了。停下,估摸了下與小船的距離。
得游過去了。
他這樣想著,下一刻海水便在他面前徐徐分開,一條銀色的小路出現在他面前。仿若以月光鋪成。
他走了過去,然后踩上了船。
李川在云逸仙人身后靜靜地站了會兒。
仙人手中拿著魚竿,魚線垂入海中,泛著微微的銀光。
不知海水之下是否有魚兒游動。離岸這么近,就是有,也應該都是些小魚。也或許那魚線上,根本沒有魚鉤。李川一邊這樣胡亂想著,一面移開視線,去尋找他之前停留的小島。
縱使月色明朗,能看清的距離依然有限,十余丈的遠處,便是一片暗影朦朧。
他不在尋找,而是抬起頭來,沉浸在海上的月夜之中。
不知過了多久,云逸仙人開口了。他說:“你身上多了些東西。”
“好像是的。”李川說。
“時間不多了。”云逸仙人說。
“那我該怎么做?”李川問。
云逸仙人沒有回答他。
于是李川便說:“池鱗的一個分身,可能在上界……”他突然想起,云逸仙人可能不清楚蒼梧之野發生的事,便說:“他是神族大祭司,他有三個……”
“我都聽到了。”云逸仙人打斷了李川。
李川停了一停,問道:“關于他是誰,仙人是否知曉,或者能否告知我,上界道途相容的風氣,大致是從何時開始的?”
“找到他之后,你打算怎么做呢?”云逸仙人問。
“還沒想過,”李川坦誠道:“先找到了,再想辦法,辦法總是有的。”
“但我不知。”云逸仙人說。
李川正要繼續問的時候,云逸仙人再次開口,“我在兩萬四千六百三十六年前,去到上界。在上界游歷了約一千二百年后,擇一福地閉關,三千年出關,那時仙界已然巨變。”
李川心中感動,云逸仙人雖說不知,但卻將具體的時間,十分詳細地告知了他。
“只是,若你據此推斷他是在二萬三千年前,那之后一兩千年中上界的話,是立不住腳的。”云逸仙人的聲音很冷,“仙人行走在道途之中,一直到道途走盡,再從盡頭走出新的路來。仙人之間的爭斗,也不再是圍繞著法寶,功法,傳承這些利益之爭。而是,更本質的,也更殘酷的道途之爭。”
“池鱗到達上界,若按你們猜測的那般,寄生于修士或者藏身于法寶,去到上界。那么,他一個尚未證得他的道的分身,是如何將幾乎整個仙界,都卷入他對道的理解之中呢?”
“這個……”李川找不出話來反駁,他說:“可是,天道不容神魔兩族……”
“那,他們又是如何降臨世間的呢?”云逸仙人反問。
“請仙人教我。”李川說。
此時魚竿一動,魚線劃出一道銀弧,幾條魚落到了李川腳邊。
還在撲騰。
云逸仙人站起,轉過身來,說:“帶回去燉湯吧。”
“好,好的。”李川拿出個魚簍來,彎腰撿魚,是小鱸魚,共有七條,很滑,還在撲騰,忙活了好一陣,才都收進魚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