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打擾她,那名拍照的警察停住手中的動作,往這邊瞧了好幾眼,并未掩飾眼中的好奇。
記者仍在拍照,這時他拍照的重點放在那一連串足跡上。
過了幾分鐘,林落打破了沉默“留下這串足跡的人身高在175到178厘米之間門,中等身材,體重在一百三十到一百五十的范圍內。他走路時喜歡拖地,落地時后腳跟處會留下跟地面拖擦的痕跡。這個如果有嫌疑人的話,觀察他的步態,也可以作為參考。”
“年齡的話,應該是二十五以上,不到三十。”
接著她走到陽臺上,指著陽臺地面,說“他在陽臺上的足跡與留在客廳的不同,可以看到他身體前傾時發力的痕跡。你們看,這兩個足印向前壓,導致足印前部印痕更明顯,整體印記也更清晰,這都表明他這時在用力。”
那記者本來在專心拍照,忽然聽到她說的這些話,驚訝地抬起頭,微張的嘴顯示出他心中的錯愕。室內的幾個勘查員跟他的反應差不了多少,幾個人面面相覷,估計誰也想不到,從這些足印上竟然能看出這么多東西。
看著他們這些反應,羅昭心中暗道,真是大驚小怪了,這不過是基操而已。
古波對林落做過詳細了解,倒沒像其他人那么震驚,不過林落這些判斷對他來說還是個驚喜。
“小林,要真是這樣的話,那我們調查的范圍就可以縮窄不少了。”
林落點頭,看了看開著的門,然后她從門里走出來,順著顯示出來的足跡,走到了安全樓梯處。古波幫她把安全樓梯的門打開,入目之處,便是一堆重疊的足印。
因為安全樓梯很少有人走,落上了少許灰塵,使得這片足印格外顯眼。
古波看著那堆足跡,諷刺地笑了下,說“這個人自以為聰明,不光把死者家門擦干凈了,連安全樓梯的門把手都擦了,這堆足跡卻沒處理,大概是以為他戴上鞋套我們就拿他沒辦法了。”
羅昭在旁邊說“有可能他與死者有仇隙,但沒有前科,沒有犯罪經歷,這方面的經驗不足。像這樣的人,不管他的計劃做的有多周密,在真正實施做案計劃的時候,由于緊張的心理壓力,多少都會留下破綻的。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人也不少。”
林落則指著安全樓道平臺上的足印道“這個足跡與室內通向陽臺的足跡是一致的,可以判斷是同一個人。”
古波點頭,道“嗯,我們也這么認為,主要是看不出兇手的體貌和年齡。我感覺,兇手應該是在安全樓梯上等候,等死者下班回家開門那一刻,他從安全樓梯出來,跟在死者身后進了門。”
這一點不管是羅昭和林落都沒意見,從足跡來看,這種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林落覺得這里已經沒什么需要她做的事情了,她就提出了告辭。
古波熱情地送她和羅昭下樓,看著他們倆上車離開,他才折返。
這時,死者已被抬上車,拉往殯儀館。
警方在殯儀館租了幾個房間門用來做解剖室,那里冷藏和冷凍設施都很齊全,很方便,所以警方的警剖工作都在那里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