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海睿的探花郎是阿諛奉承得來的。
說這話的人魏長青就很懷疑他們有沒有腦子。
不過他跟海睿非親非故,倒也不會為了這些事兒多說什么不利于團結的話。
只是默默的看著場中之人對海睿的淡淡嘲諷。
“既然海縣令破案有功,那就當為其請奏。”
魏長青斟酌了片刻,臉上的表情依舊看不出任何,淡淡的看了一眼柳桓勛道“書林,以后說話記得背人。”
柳書林是柳桓勛的字。
柳桓勛眼神微微閃爍一下,淡然道“下官省的。”
一切仿佛已經塵埃落定。
其實細細說來。
舅甥共舞卻是是有一段典故的。
這里面也有剛穿越那會兒陸遠之的功勞。
昔日大舅是讀書人,十二中童生,十九一等生員。
這份天賦在老家那窮鄉僻壤里也算獨一份。
怎奈,秋闈五試不中。
心灰意冷,回鄉。
見外甥于院中揮舞長刀,戲笑問曰武無長進,何故費力
外甥遂答心中所志。
聞言,大舅如遭雷擊,久久不言。
自此,懸梁錐股日日苦讀之。
復三載,大舅秋闈上榜,次年春闈仍上榜后殿試探花進士及第
殿榜日,大舅宴中與同年曰若無甥男者,余此生荒也。
眾問何故。
大舅聞言不答,呼來狼毫,提筆印墻,龍飛鳳舞題下一行字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同年皆靜,久久不能平復。
大舅遂衣錦歸鄉。
外甥喜上前迎,出門大笑曰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舅豈是蓬蒿人”
舅聞言,喜上眉梢,忙下馬。
前與甥男執手共舞。
共舞是重點,大雍王朝的禮儀中有“舞”這一項讀書人必須要人人都會的技能。
至此,大雍王朝又多了一句廣為流傳的成語
舅甥同舞。
比喻考試高中之后,全家歡喜的場景。
這就是舅甥共舞的典故。
這如果只是尋常人家高中之后,士林清貴倒也不會把它當作一個嘲諷的故事,壞就壞在海睿高中探花那天的試卷上。
嗯
說好聽點兒吧,那試卷著實有些太過于看重皇家臉面了。
所以就被有心人散播出去了。
然后海睿就莫名的被清貴士林的一些讀書人嫌棄。
舅甥共舞這個詞語也變成了貶義詞。
就在眾人看舞姬賞妙音之時。
一道慌亂的腳步從外面走來。
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魏長青看去,渾濁的眼睛里浮現起一絲不快。
來人正式他的副官文吏,也可以稱之為秘書。
“何事如此慌張”
魏長青沉聲問道。
那副官文吏慌忙走上前來,左右看了一眼,低聲道“大人,京使來查,以至府衙。”
一句話,魏長青的臉上浮現起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