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首的是陸遠之與佩寅郎的隊伍,小和尚則是跟在佩寅郎隊伍的后面徒步行走。
后面則是青禾書院的馬車,第一輛里面坐的是與學子同行的大儒徐善守。
再后面的馬車則是海無恙與柳鳳年的。
其余的是別的學子。
而隊伍收尾的,則是恪物司的人了
這是京中出來的官方標配。
至于這支隊伍后面跟著的江湖人士
陸遠之卻是沒有閑心管那么多。
道門大比乃是十數年難得一遇的盛會,京中自然有江湖人士要去湊這個熱鬧。
但是一些小門派修為有限,路上又怕遇到山頭強盜土匪惡人,所以便緊緊的跟在朝廷派去的隊伍后面,以圖個庇護。
對于這些江湖中的門派之人,陸遠之也沒有管束,只要他們不惹事,便隨他們去。
反正跟著隊伍走也只是圖個庇護罷了。
其實話說回來,這些江湖之人若是敢惹事
甚至可能都不用陸遠之出手,隊伍最后面恪物司的隊伍都能分分鐘教他們做人。
京城離劍州其實不算太遠。
再加上一路之上都有青禾書院的大儒給隊伍加持速度,當隊伍浩浩蕩蕩的趕到劍州之時也不過用了不到七天。
第七天夜,隊伍停在了劍州城外。
而當晚,劍州城的府中便已經來人迎接隊伍了。
不過是因為晚上的問題,隊伍人數有不少,進城之后也便安排,索性便讓隊伍原地駐扎一夜,第二天一早便能進城。
“七天”
陸遠之暗自算著時間,若是如此的話,自己說不得正的能在迎新之日回京。
來的時間是七天,回去的時候應該也不會太久,那么自己則是需要保證,在劍州當差的時間控制在七到八天便可以。
“恩還不錯。”
夜來無事。
陸遠之躺在馬車中,他坐起身子,要來筆墨,便寫起了故事。
將上次給長樂的故事又往后寫了寫,寫好之后,便又提筆隨便寫了一首小詩。
等他寫完,已經是第二天清晨了。
看到日出,陸遠之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恍惚。
隨后便將自己寫的東西放進信封之中,交給了張慎行,讓他給信使送去。
張慎行辦事那叫一個不含糊,沒用兩刻,便找好信使給陸遠之送信去了。
而另一邊,劍州城的知府也滿臉謙遜笑容的從城中出來,親自跑到陸遠之這里。
“小陸云佩,久仰久仰,老夫昨夜歇息的早,怠慢了,還請恕罪。”
看到眼前這已經年過半百的老頭,陸遠之面無表情道
“無妨,公事公辦。”
“呵呵,那老夫便先去尋徐大儒了。”
看陸遠之那不咸不淡的模樣,劍州知府的笑容也是微微一僵,不過并沒有多說什么,對于紀黨他向來也不感冒。
跟陸遠之說了一聲告退之后,便去尋青禾書院徐大儒的馬車去了。
看到劍州知府的背影,陸遠之并沒有說太多。
本次來劍州,與劍州官場的交涉不會太多,他最應該注意是劍州這邊六扇門的人。
知府老頭去了差不多半個時辰之后,便有人來接使者的隊伍。
緩緩的,浩浩蕩蕩的隊伍便朝著劍州城內進入。
隊伍進入城中,便被安排在了城中最大的驛站之中。
驛站在件州雖然不小,但是比起這么多人,卻也只是勉強住的下。
不過還好,只事暫時在這里住一兩天而已。
真正的目的地則是劍州旁邊的武起山,也就是大雍道門的根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