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時安炳緒夫妻帶著兒子搬到了隔壁新建的院子,安然和三妮妞妞依舊留在老院,唯一好處就是她們三個有了一個房間。
安家把鍋灶東西都搬到了新院子,騰出來的地方給了幾個姑娘。安家生意好,就不能委屈了姑娘們,家越大越要講規矩,這是老太太提出來的。“以后姑娘們都要學著做針線,不能沒規矩”
老太太一句話結束了安然散漫無聊的生活,不得不坐下跟著姐妹們學繡花,學紡線織布,學做衣服鞋襪
新院子里整整齊齊壘了一排鍋灶,煮肉鍋就是六口,道座房做了處理材料的地方,一排廂房做了儲藏間。大哥將來成婚的房子也準備好了,就差一個大嫂。安舒衡剛14,張氏沒有急著給兒子說親,倒是李氏年底要把大妮嫁出去,也在張羅二妮的婚事了。
年底,安家忙著生意,忙著大妮出嫁,二妮相看人家。安舒信一直沒回來,只有偶爾書信和一些東西讓商隊捎回來。
安舒信在跟著宋管事做事,主要是跑腿打雜,每天有學習和練武的時間,這也是主家要求的。每月有一兩銀子拿,過年會回來。
張氏每次讀信都要抹把淚,后悔這么早就把兒子放出去。想到家產又按聲嘆氣,“回來干啥還不是給大哥他們干”
“說啥呢買賣不是咱們兩家的嗎”安炳緒不愿意聽了。
“爹娘不在了還一起嗎就那么一個鋪子你還想養多少人家沒幾年咱們家也要添人口了”
安炳緒一想也是個問題,侄子真的沒讀書的天份,天天喊著不去學堂,眼看著都九歲了,自己兩個兒子這么大已經是幫手了。
“到時候再說吧”安炳緒不想想這種讓人頭大的事,一切有老爹呢
“咱們今年又賺了不少吧”張氏問。
“嗯”
“說起來多虧了陳家的方子還有舒信主家。”
“你想說什么什么都不要想,一切聽爹娘的”安炳緒仿佛知道媳婦要說什么,干脆不讓說,爹娘在呢,什么小心思都不要。
安舒信回來了,一年沒見足足長了一大截人白了,結實了,身上的衣服都是嶄新的,看來在外面過得很好。
安舒信給長輩磕了頭,還帶了一堆東西“主家給的賞賜,還有我看著買了一些東西。”
東西有火腿絲綢棉布和一些干鮮果品,老太太讓往屋里搬,“你們主家可真好,過年還有年禮,等走了可要記著帶一份回禮。”
安然拉著妞妞湊上去“二哥,想我了沒”
安舒信在妹妹臉上掐了一把,眼睛看得卻是妞妞,兩人一對,一個含羞一個忙錯開應付長輩問話。
安然這才拉著妞妞去看二哥帶來的禮物,安舒信給長輩買的糕點茶葉,女孩們買的頭花發帶,大哥一把剔骨刀,安舒齊一支狼毫筆。
“我要刀,不要筆”安舒齊依舊很韌性。